181. 第 181 章 宋国贵族继续跑
��人,这是留给咱们船上船员自己吃的粮食。”
“水稻、小麦和黄豆还不够你吃的吗?把这几筐东西搬下去。名字报上来,如果再有下次,就别想在这个港口停靠了。”
“别呀,大人,我马上就把这个搬下去。”商贾一脸赔笑。
有了官方的港口,在其他的小港口进出就成了走私,渔民出海捕鱼捞虾这种事情,官方不会管,但要是有大船进出,被盯上就完蛋了。
守军没收完红薯和玉米,忍不住埋怨道:“我看你们就是心存侥幸。和郑国、宋国他们做买卖的风险,可不比去海外找金矿的风险小。”
商贾不敢反驳,做出一副老实的表情。
也就只有春耕的时间,守军查粮种查得严,平时查得最多的,还是盐铁。
姜国的精盐,哪怕拿到海外,那也是极具优势的拳头产品,屡禁不绝。
海外那片广阔的世界,吸引了大批商贾行动,姜国的贵族和君侯还是比较稳重的,没有冒险的打算,可郑国和宋国,却默契的把目光移向了海外。
尤其是宋国,在被姜国攻下五十城,丝毫没有还手之力,连宋王都觉得,下次再战,宋国还是会败。
在大炮出现之前,防守战是最好打的,只要城池里囤够足够的粮食,城墙够高,就算被围困一两年,城内的人也会安然无恙。
可现在嘛,防守个几天,城门就会被轰烂,也就是姜队口碑好,暂时还没有屠城的记录,否则其他人早就望风而降了。
宋国战败之后,有姜国这个外部压力,宋王倒是勤政,督促庶民耕种,兵卒训练。
如今,他又多了一个目标,寻找海外的新大陆,实在打不过姜国,他们也能乘船跑路,转移王室宝藏,以后说不定还能复国。
“怎么海外岛屿大多是蛮夷之地。而且这些岛屿距离姜国这么近,我们的人要是驻扎在上面,很容易被姜国船队发现。”宋王问道:“就不能再走远一点吗?”
“我们手里就只有近海的海图,再走远一点,能不能回来就不一定了。”临时组成的海军将领,一脸尴尬。
这海图还是他们从姜国买来的呢,是由姜国商贾摸索出来的。
不过他们的船都没有姜国的楼船大,去不了太远的地方,就算他们出海,在海上,照样干不过姜国船队。
宋王出身高贵,他也没想过去开荒当野人,直接问道:“那孔雀王朝是什么情况?有没有可乘之机。”
比起开荒,他更想捡现成的。
“孔雀王朝的实力不如宋国,更不如姜国,而且姜国船只经常往来此处,以后等姜国腾出手来……”将军的意思很明显,孔雀王朝也不是一个好的安身之处,建议道:“阴阳家的那两个出海的学者说过,再往西边走,还有一块不小于姜国的岛屿,我们可以再造大一点的船,往西边走。”
事关宋国的未来,宋王一点都不敢拖延,转头就吩咐造船作坊全力开工,想要造出像姜国一样的大船。
宋国在暗戳戳的找后路,姜国却在明晃晃的磨刀。
农闲的时候,各郡县的兵卒,都在抓紧时间训练,甚至连没服役的百姓,也默默的操练起来了。
“水稻、小麦和黄豆还不够你吃的吗?把这几筐东西搬下去。名字报上来,如果再有下次,就别想在这个港口停靠了。”
“别呀,大人,我马上就把这个搬下去。”商贾一脸赔笑。
有了官方的港口,在其他的小港口进出就成了走私,渔民出海捕鱼捞虾这种事情,官方不会管,但要是有大船进出,被盯上就完蛋了。
守军没收完红薯和玉米,忍不住埋怨道:“我看你们就是心存侥幸。和郑国、宋国他们做买卖的风险,可不比去海外找金矿的风险小。”
商贾不敢反驳,做出一副老实的表情。
也就只有春耕的时间,守军查粮种查得严,平时查得最多的,还是盐铁。
姜国的精盐,哪怕拿到海外,那也是极具优势的拳头产品,屡禁不绝。
海外那片广阔的世界,吸引了大批商贾行动,姜国的贵族和君侯还是比较稳重的,没有冒险的打算,可郑国和宋国,却默契的把目光移向了海外。
尤其是宋国,在被姜国攻下五十城,丝毫没有还手之力,连宋王都觉得,下次再战,宋国还是会败。
在大炮出现之前,防守战是最好打的,只要城池里囤够足够的粮食,城墙够高,就算被围困一两年,城内的人也会安然无恙。
可现在嘛,防守个几天,城门就会被轰烂,也就是姜队口碑好,暂时还没有屠城的记录,否则其他人早就望风而降了。
宋国战败之后,有姜国这个外部压力,宋王倒是勤政,督促庶民耕种,兵卒训练。
如今,他又多了一个目标,寻找海外的新大陆,实在打不过姜国,他们也能乘船跑路,转移王室宝藏,以后说不定还能复国。
“怎么海外岛屿大多是蛮夷之地。而且这些岛屿距离姜国这么近,我们的人要是驻扎在上面,很容易被姜国船队发现。”宋王问道:“就不能再走远一点吗?”
“我们手里就只有近海的海图,再走远一点,能不能回来就不一定了。”临时组成的海军将领,一脸尴尬。
这海图还是他们从姜国买来的呢,是由姜国商贾摸索出来的。
不过他们的船都没有姜国的楼船大,去不了太远的地方,就算他们出海,在海上,照样干不过姜国船队。
宋王出身高贵,他也没想过去开荒当野人,直接问道:“那孔雀王朝是什么情况?有没有可乘之机。”
比起开荒,他更想捡现成的。
“孔雀王朝的实力不如宋国,更不如姜国,而且姜国船只经常往来此处,以后等姜国腾出手来……”将军的意思很明显,孔雀王朝也不是一个好的安身之处,建议道:“阴阳家的那两个出海的学者说过,再往西边走,还有一块不小于姜国的岛屿,我们可以再造大一点的船,往西边走。”
事关宋国的未来,宋王一点都不敢拖延,转头就吩咐造船作坊全力开工,想要造出像姜国一样的大船。
宋国在暗戳戳的找后路,姜国却在明晃晃的磨刀。
农闲的时候,各郡县的兵卒,都在抓紧时间训练,甚至连没服役的百姓,也默默的操练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