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7. 第 157 章 郑国内斗
币又何至于压我郑国一头。这次必须要严查,谁家作坊敢私自铸币,寡人必会严惩!”

  诸位君侯做事确实不地道。

  亮晶晶的、纯度高的金银,搬回家自己藏着,然后让自家的作坊往市场投放劣质铜钱。

  要不是那些劣质铜钱的助力,姜国的新币也不至于一出世就获得了超好的口碑。

  但自己本国有钱币,再用姜国的新币,着实时不像话,哪怕是为了自己的脸面,诸国君王也会抵制。

  【无所谓,质量摆在那里,就算郑王他们抵制,大家也知道该怎么选择。】

  【让郑王他们犟,等那些劣质钱币的购买力下降,损失的是郑国的公信力。】

  郑王下的命令施行起来,执行的只有国内的庶民,贵族一点也不受约束,甚至在买卖的时候,只收姜国新币,对其他钱币压价压得厉害。

  可简化字那里郑王已经妥协过一次,这次双方的钱币之争,郑王不打算再退,开始狠狠的收拾起了国内的贵族。

  其实主要原因还是郑国铸造局的冶炼水平不够,要不然他也会理直气壮的把姜国新币叫成郑国新币。

  既然学不会,那就直接抵制。

  郑王新提拔起来的官员还算忠心,但能力参次不齐,一旦出现争斗,伤亡也就跟着出现了。

  “我亲自提拔的郡守,居然在巡河的时候跌进水里淹死了?郡丞又坠马把腿摔断了?然后你们告诉我这都是巧合?”

  听到这些消息,郑王差点没把桌子拍烂,转头就报复了回去。

  年初的时候,郑王为了安排自己人,整个郑国的官场就已经斗过几回了。

  这群新提拔的官员听郑王的吩咐,也在老老实实的搞民生,但还没有见到效果,就又成了炮灰。

  亲自感受过郑国官场的混乱,惜命的官员没有犹豫多久,很快就辞官跑路。

  等这群辞官的人回到姜国,就开始跟熟悉的人大吐苦水。

  “在姜国做官,有律法审判,死得明明白白。可在郑国,怎么死的都不知道。”

  “郑国如今真斗得这么狠?”

  “就是这么狠。”辞官的人回道:“我在姜国科举失利,原本准备回郑国大展拳脚,可谁知道回去办事阻碍重重,连修个水渠,弄个养殖作坊,都要受人掣肘。”

  “在姜国,可不敢有人这么捣乱。姜国贵族和官员,谁不怕御史台的弹劾。”

  “可不是嘛,姜国农庄里的猪羊养得膘肥体壮,我在郑国弄个农庄,里面养的猪不翼而飞!气得我几晚上没睡着!”

  一旦开始吐槽,就停不下来了,辞官的人接着说道:“我想让县里的百姓换上新式农具,但我一问,县里根本就没多少铁量储备,向朝中求助,一两个月都等不到回音……”

  “那这速度确实比不上姜王,当天的奏折姜王从不会拖延,一般都是当天批完。”

  姜国制度的严格,不是单针对底层官员的,针对的是姜国所有官员。

  整个体系从上到下,都遵守规则,那办事自然高效。

  去郑国体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