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第 152 章
p; “争着去当姜王的刀下亡魂,愚蠢。”

  “最可气的就是史家的那群人,骂姜王的是他们,去考试的也是他们,有本事就别去考啊。”

  被人这么指着鼻子骂,史家的人也不服了,“你们哪只眼睛看到我们骂姜王了,我们只是公正的记录事实,可没有针对姜王。姜王的功绩,我们也是写了的。”

  不论是水泥路、堤坝、还是棉花种子、红叶从海外带回来的粮种,姜蓁去年搞出来的事情,史家的人都写了,并且还大夸特夸了。

  甚至年后红叶准备带人再度出海,宫里姜国的史官也跟姜蓁提前预约了前排围观。

  海外的粮种还在农庄的暖房里,等第一批新粮种出来,产量得到验证,红叶的爵位就稳了,她大可不必再次冒险出海,但这次她依旧主动请缨。

  红叶有经验,由她带领船队,效果会更好,姜蓁就又把第二次出海的任务交给她了。

  红叶第一次出海,送的人只有姜蓁。

  但第二次出海,那动静可就大了,造船坊早早的就为他们准备了十条大船,而且红叶如今有功劳,地位升上来了,她们离开的时候,姜蓁还会给他们准备送行仪式。

  这样的大场面,史官怎么可能不想往前凑。

  若是史官说话不公正,姜

  蓁也不会给他们面子,同意他们的请求。

  史家的人觉得自己行得端坐得直,一点也不惧他人的挑拨,非常坦然的说道:“为自己的前程去考试,又不是什么见不得人的事,我史家的人怎么就不能去了。”

  “呵呵,这下你们就不怕被杀头了。不管你们如何,反正我是不会留在姜国做官的,等我学成,我就回宋国做官。”

  “你这话说得,好似在宋国做官就很安稳似的。”

  “至少比在姜国安稳。”

  这段时间是姜国新历的新年,姜蓁做主,年底放了七天假。

  但各国所用的历法不一样,姜国放假,其他四国可没放假,甚至他们还更忙了,尤其是郑王,在国内开启了大清洗模式。

  姜国官员所犯的罪,郑国官员也犯,而且郑国官员的作案手法还更低端一点。

  哪个君王不喜欢自己的国家吏治清明,官员忠心呢,姜蓁这边开了个好头,郑王就忍不住动手了。

  “宋国来的官员,还给宋国传递信息?处理掉,换上我郑国的人……暗中投靠了我弟弟,图谋造反?处理掉,换上我的人……”

  郑国的科举过于拉胯,没淘到什么人才,郑王任用官员的时候,用的还是老一套,从投奔自己的文士里挑选谈吐学识过得去的。

  至于对方的水平如何,还有待考量。

  郑王动作快,卫宋齐三国的速度也不慢,全都以姜蓁为榜样,开始提升国内官员的素质。

  提升素质的方法很简单,杀一批,放一批。

  等四国的最新消息传到姜国的时候,之前闹腾着要回国做官的人,都消停了。

  姜国官员危险,其他四个的官员,也不见得安全。

  【我真的要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