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金,可是这个保证实在是太迟了,公众对华资银行失去了信心。

  港英政府加汇丰这一套组合拳,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

  报纸上说,很多华资银行行长托关系去找汇丰大班,还有带着礼物去面见已经退隐的大佬贺新,寻求脱离困境的办法。

  无论什么时候,大家的办法差不多,都是找大佬帮忙,如果巴菲特出面买个股票,或许真的能提振市场信心。

  只是去找汇丰,真的是有点死马当活马医了,作为“中央银行”它本该义不容辞,不应你去找他,而是它来找你,而作为私人银行它是什么立场,就很耐人寻味了。

  毕竟恒生这几年的壮大也对汇丰的业务造成了不小的冲击。

  报纸倒是没有写恒生银行也遭遇挤兑,作为港城最大规模的华资银行,总资产已经超越东亚银行的国人之光,新闻的撰稿者对其似乎是信心十足。

  但林薇这时候却是猛然想起,作为华资银行出身的恒生,最后可是换了姓的。难道就是因为这次挤兑风波,恒生被汇丰吞并?

  所谓的世纪收购难道指的就是现在吗?一个谣言,就让这么大的华资银行易主?

  不会真的这么窝囊吧?

  太玩笑了啊。

  吃完饭,孙博然带着林薇和宋晔一起出门,林薇要取钱,顺便让宋哗把金条存到银行。

  “竟然这么多人。

  恒生银行的湾仔分行门前虽然没有排起长队,但是办理业务的人还是挤满了多半个大厅。

  人太多了,估计要等很久,林薇建议孙博然先去花旗把那两万美元的汇票兑了,找个靠谱点的银行换成存单。

  和恒生银行对比,花旗这边堪称冷清,每个柜台只有小猫三两只。

  当孙博然将那张二十多年前的汇票递给柜员的时候,对方愣住了,翻来覆去地看了好几遍。

  “稍等一下。”对方掌着存单去往后面,明显是去找主管人员了。

  三人在柜台等了很久,结果人一直没回来。时间已经过去了二十多分钟。

  “这不会出什么问题吧。”孙博然皱眉。

  林薇想了想,说: “不过两万美元,对普通人来说是一笔巨款,但对银行来说却不算什么,如果真的无法兑付,那就说明花旗也和那两家华资银行一样,银根紧张,资金周转出现了问题。&34;

  孙博然愣了,不是因为林薇的话,而是因为她是用英语讲的。

  平白无故的,为什么要讲英文?不过他注意到林薇的发音很标准,像是留过洋的学生,不是英伦腔,更像是美国口音。

  接着他便听见身后有人靠近的脚步声。

  &34;i\&39; awfully rry。&34;来人是一位外国主管,身边跟着那位柜台人员。

  嘴里说着抱歉,但是外国男人的姿态却摆得很高,双手交叉在腹部,倨傲地看着他们: “我们的现金流没有出现任何问题,只是有几个问题我们想要了解一下。&34;

  林薇不知道港城的外国人是不是都是这个德行,喜欢鼻孔看人,那种骨子里的优越感实在是让人厌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