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2 章
�之间,倒不如长公主看的通透。”

  陆茗庭谦让了一番,笑着看向元庆帝,“父皇为了黄河水患的事情日夜忧心,倘若百姓们知道父皇这般仁慈为民,定会感激涕零的!”

  元庆帝开怀大笑道,“有皇儿这番话,父皇的辛苦劳累都烟消云散了!”

  陆茗庭盈盈一笑,桃花眼中波光澄澈,小女儿的娇态显露无疑。

  在禁廷的这半年,她深刻体会到,元庆帝是位「慈父」,却是一位「英名的君主」。

  他秉持中庸之道,一心谋求「制衡之术」,却忘记了民生为本,

  半年前他对宋贼一忍再忍,逼的顾湛领兵起事,用武力除去宋阁老和宋萦,从此大权独揽,无人可以撼动辅国将军之位。

  军|权不在皇帝手中,对一个国家而言,是多么可怖的一件事情。

  这半年来,她跟在元庆帝身边处理政务,见天地之重,识大道苍茫。

  她常伴君侧,听群臣议政,唯独避开顾湛。

  俗话说「灯下黑」,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任凭顾湛怎么搜查,估计都想不到,当年的陆茗庭,如今就是禁廷的长公主。

  议事完毕,御前太监张德玉甩着拂尘进来,躬身道,“皇上,江贵妃求见。”

  元庆帝心情大好,广袖一挥,“宣!”

  江贵妃走近殿中,冲元庆帝福了福身,瞟了陆茗庭一眼,“原来长公主也在,皇上和两位阁老议事劳累,臣妾命小厨房做了补血养气的汤水,特地送来。”

  两位阁臣和陆茗庭一起起身道了谢,江贵妃从宫婢手中接过食盒,亲自为元庆帝盛了一碗乌鸡黄芪当归汤。

  徐阁老看了眼江贵妃,又看了一眼陆茗庭,若有所思地捋了捋白胡子,下意识道,“臣怎么瞧着,长公主的容貌不像故去的宛妃,倒和江贵妃有两分相像呢?”

  徐阁老是两朝元老,当年宛妃受宠,元庆帝常常把她带在身边,徐阁老是见过宛妃的。

  元庆帝听了这话,也仔仔细细地打量着陆茗庭和江贵妃。

  江贵妃闻言,拿着瓷勺的手腕一抖,保养得宜的面

  容上闪过一丝紧张。

  半年之前,江贵妃把她迎接回宫中,只说她是宛妃的女儿,并没有把当年的真相宣之于口。

  陆茗庭强忍着心头狂跳,起身接过她手中的瓷碗,笑道,“贵妃娘娘,还是茗庭来为父皇盛汤吧。”

  她拿起瓷勺,脸上笑容不变,“徐大人此言差矣,我并非和贵妃娘娘长得像,而是和父皇长得像。不信你看太子和三公主,我们都是父皇的子女,自然都像父皇多一些。”

  徐阁老笑了下,“是臣唐突了。”

  元庆帝也大笑道,“徐阁老啊,看来你老了,不如我的皇儿看的透彻啊!”

  陆茗庭双手呈上团花五蝠纹的瓷碗,笑道,“父皇请用汤吧。”

  出了御书房,陆茗庭脚下一软,后背已经被冷汗湿透,她平复了下心情,一抬眼,才发现江贵妃并没有离开,而是站在屋檐下等着她。

  江贵妃咬着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