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1 章
sp; 他从未见过顾湛如此盛怒,就连当年被逼入临渊谷,三军身陷绝境,顾湛都泰然处之,运筹帷幄,如今,只因为一个女人,便乱了他的阵脚。

  顾湛紧闭着凤眸,胸膛上下起伏不定,直到一屋子的人都退了出去,才缓缓睁开眼,沉声问,“崔氏在京郊庄子可好?”

  先前崔氏想抓陆茗庭给病秧子儿子陪葬,被顾湛发配到了京郊的偏僻庄子里,已经是四个月之前的事了。

  岑庆不知道他为什么提起这桩事,拱手道,“回将军的话,崔氏在庄子里安好无恙,并没有惹是生非。”

  顾湛道,“赏崔氏一杯鸠酒。一个时辰之后,我要见到她的尸首。”

  末了,他面无表情起身,大步朝外行去,“去禁廷。”

  ……

  禁廷,御书房。

  鎏金仙鹤香炉中龙涎香袅袅,重重的明黄色锦帐之后,元庆帝倚靠在九龙御座上,神色倦怠疲累。

  顾湛率众人入殿,掀起官袍下摆,行了一个大礼,“臣等深夜求见皇上,有要事禀报。”

  今夜的厮杀声响彻天际,宋府的火光直冲云霄,京城中的禁军不知去了哪里,二十道宫门被顾湛麾下的副将带兵堵得死死的,元庆帝既不聋也不哑,见顾湛行事这般肆无忌惮,一腔怒气堵在心头,见他主动入宫求见,几乎想拔剑上前砍人。--

  顾湛神色淡淡,径直无视元庆帝眼中的怒火,“来人,呈上匣子和文书,请皇上过目。”

  副将立刻捧着两个红木匣子上前,御前太监上前掀开匣子,只看了一眼,便吓得跌坐在地,元庆帝瞧见那匣子里的东西,亦是脸色一白,随手抄起一卷奏折便砸了过去,“你们放肆!”

  那红木匣子里,正是宋阁老和儿子宋萦的首级。

  顾湛这一招先斩后奏,实在目中无人至极。

  顾湛也不推脱争辩,双手奉上丹书铁券,“臣自知有死罪,特地携丹书铁券前来请罪。”

  “但请皇上过目这些文书,再做决断。”

  忠义伯奉上一只金漆雕花的托盘,御前太监将文书取过,呈到元庆帝面前。

  元庆帝拿起一封血谏书,纸上口诛笔伐,字字泣血,皆是这些年被宋党残害的忠良后人写下的伸冤陈词,

  元庆帝又拿起一封请愿书,上面写着成千上万的名字,皆是被宋阁老党羽横征暴敛欺凌过的平民百姓。

  再拿起一封奏折,

  乃是宋阁老和其子宋萦这些年犯下的诸多罪行,林林总总,共计三百五十一桩。

  元庆帝深谙帝王之道,知道「民可载舟,亦能覆舟」的道理,如果不是眼前这几封血淋淋的文书,他还不知道民怨已经沸腾到了如此地步,更不知道宋阁老做下了这么多陷害忠良之事……

  太子瑟缩着站在一旁,低声劝道,“父皇,您就下旨惩处宋阁老吧!天下万民都会歌颂您的恩德的!”

  元庆帝气到发抖,怒斥道,“蠢

  材!”

  宋阁老和顾湛一文一武,在朝中两足鼎立,可以上下颉颃,互相压制,维持微妙的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