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6. 假如重生1 薄时衍要称帝了!

  这一世的薄时衍也被卓太后下毒了,陆谦颜替他做了解毒丸送去。

  不知为何,他没有吃,或许是因为没见着医者,性情多疑?

  在头疾的妨碍下,薄时衍的脾气越发冷傲,在某一天夜里,忍无可忍,带人杀入宫里当场宰了卓太后。

  如此强横的手段,视皇权如无物,已经不止是被御史台指摘的地步。

  大家都觉得,摄政王要取而代之,齐家的江山——到此为止了。

  果不其然,小皇帝巍巍颤颤的,下了一旨禅让诏书,自觉把皇位送了出去。

  诏书一出,天下哗然!

  大部分人在议论薄时衍乱臣贼子狼子野心,谁不想当皇帝啊,怎会乖乖禅让呢,这一定是逼迫!

  卓家跳得欢实,希望小皇帝能支棱起来,给薄时衍治个不臣之心的罪名。

  然而章宸帝拒绝了,他感觉好累,一直以来被赶鸭子上架,每日寝食难安,唯恐犯错葬送了大堰的江山……

  这个担子太过沉重了,既然摄政王愿意接手,那就拿走吧。

  卓家恨铁不成钢,几乎要咬碎一口白牙,可惜他们手里没有小皇帝的血脉,除了这面旗帜,已经没有其他可用的了。

  小皇帝不配合,别无办法!

  眼见卓家撼动不了这个局面,隐藏在背后的明裕郡王府出手了。

  齐凯桓筹谋多年,徐徐图之,才拿下鹿台大营,他暗中联络了蜀中的殷家军。

  按照时间线,此时的殷老将军尚且在世,他为齐氏王朝效忠一生,临到头了,依然一口答应。

  决定领兵回护皇城,以防章宸帝被摄政王要挟。

  齐凯桓立即将自己手头的兵力进行了部署,然而——在出行前夕,殷老将军被他的大儿子殷蕴河给拦住了。

  父子二人经过详谈,对齐凯桓的态度微妙起来。

  倘若章宸帝真的无心帝位,按照血脉顺延,自然是两位郡王其中之一登基。

  但殷家军,并非盲目遵从。

  随便一个姓齐的上位,他们就要俯首称臣么?

  明裕郡王如此上心,难道不是另有打算?

  老将军年事已高,身体不好,早年留下的暗伤拖垮了他。

  殷蕴河让父亲留在蜀中,代为领兵出发,去京城看看情况。

  临走前,他告诉他的父亲,只要章宸帝有心反抗,殷家军自然是护主之师,但要是没有……

  他或许会另有选择。

  陆谦颜在蒲兰谷,对外界的消息极为关注。

  陆云苓以为他是怕大堰战火蔓延,百姓们受到波及,到时候死伤无数,身为医者很难无动于衷。

  但他不是,他举棋不定,眼见着薄时衍站到那样的风口浪尖,圆圆还要与他相识相遇么?

  成为皇帝,兴许一切都会不同。

  政务之类就不说了,前世基本上是摄政王在裁决那些头等大事,薄时衍知人善用,他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