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你蒙个面纱
植树造林良化土壤,冬日还能砍下当柴烧,成为热源之一;粮食类不外乎豆类薯类和小麦,以及目前还不普及的玉米土豆。

  玉米和土豆是舶来品,许多人不曾见过,薄时行把司农寺卿叫来协助跟进此事。确定可行后,文书颁布下去,跟朝廷拨下的赈灾银一起送至北地。今年是赶不及耕作了,却可以为明年开春提早做好规划。

  若是能把粮食和树木大面积种上,兴许明年,北地百姓就不必指望朝廷这点援助了。杯水车薪不说,地方官员难免有小偷小藏,遇着持续大暴雪,每年都得冻死好些人。

  因着告示赏金的缘故,京城百姓都知晓摄政王在替北地谋划。纷纷称赞不已,解决了百姓们的温饱,那是一件极大的功德呢!就连那些积极参与响应的读书人,也备受好评。

  人们就喜欢这种,读书不为中饱私囊,而是为了给天下人谋福祉。

  甚至,不知道是谁牵了个头,引领着京城的富商实施捐赠。不拘银两铜板、衣物米粮烂木头,什么都行,什么都缺!仗着人口众多,捐出几大车!

  民众们这样一番好意,朝廷岂能拒绝,不得不多调派人手,押送这批沉甸的物资上路。对此,小皇帝感慨良多,开了私库,赏赐摄政王府好些物件。

  御赐之物在王府半点不稀罕。

  恰逢汤幼宁搬回雪舟园,一个个笼箱拾出去,薄时行大手一挥,把陛下新赐下的东西一并给她送去。

  他面无表情的说:“留着给你养老。”

  汤幼宁听见这二字,顿时不推拒了,照单全收,很是感激。搬回自己的园子里,逢人就夸王爷是好人。

  贴身伺候的十澜欲言又止:“娘子,你不觉得王爷心情不好么?”

  “我感觉到了,”汤幼宁一点头,“可是我能怎么办呢?”他心情不好,她太笨了,帮不上忙啊。

  十澜托了托自己的圆脸蛋,也不知道该怎么说好了。

  她都看出来了,王爷突然不与娘子亲密,只怕做的都是违心之举,偏偏娘子毫无所觉。还非常利索地从白霁堂搬出来了……

  十澜笑着一晃头,道:“罢了,娘子随意即可。”

  雪鸠园的格局并未做出多大改动,不过是地板底下铺设了管道,传导热气入内,圈圈绕绕,称为地龙。

  冬天待在屋里,半点不挨冻,写字画画环境舒适。

  最欣喜汤幼宁搬回来的莫过于凌筠了,白霁堂那地她不敢去,这段时日可无聊得紧。人一回来,即刻便过来小坐。

  凌筠有些时日不曾见过汤幼宁了,这么一打照面,她那双眼睛,滴溜溜把人从头看到脚。挑眉道:“还以为你有好消息了呢?”

  “什么好消息?”汤幼宁不解。凌茹掩唇不语。

  后院的几位姨娘,聚在一起说嘴,有人猜测汤幼宁是不是怀孕了,直接搬到白霁堂养胎。否则怎么那样精贵呢?

  现在看来,不像是确有其事。

  凌知捏着锦帕,在屋子里转悠一圈,眼巴巴看完,目光落在里间那面剔透的大镜子上。“王爷待你可真好!”

  这么大一个镜面,能把整个人给照进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