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044 三合一
r />   刘慎行精于生意,自然最清楚先敬罗衣再敬人的那套。说什么都要给萧景曜把这个排场给摆起来。

  其他人纷纷跟着刘慎行起哄,争先恐后要给萧景曜送银子。

  萧元青头都大了,赶紧打断他们,“我真的不缺银子!你们也有妻儿要养,我才是曜儿的亲爹,要你们花什么钱?”

  我儿子,我养!你们都走开!

  谁知道小伙伴通通光棍得很,“我们有银子。没钱了就问我哥要!”

  萧元青微妙地觉得自己输了,因为他没有哥哥可以啃。真是同情这帮家伙的养家老大哥,碰上这等令人心塞的弟弟。

  于是萧景曜又发了一笔小财,听完萧元青复述了全程后,萧景曜的心情,那真是一言难尽。

  叔叔伯伯们一片好心确实令人感动,但你们这个思维方式,是不是有哪里不太对?只有养家大哥们受伤的世界达成了。哦,刘慎行不在其中,因为他就是养家的那个。

  萧景曜:嗯…这么一对比,真的很难评刘慎行到底是幸运还是不幸运。

  萧景曜离开前也同刘圭和郑多福小聚了一场。郑多福明年准备下场试一试县试,萧景曜看过他的文章,虽然不算上上佳,但再配上他扎实的帖经墨义,应当能在县试的榜中有一席之地。前几名估计不行,中后排还是很有希望的。

  余思行今年年初过了县试,得意洋洋地给萧景曜来信,说是等着萧景曜中举的好消息。他也努努力,争取几年后同萧景曜在京城会面。

  萧景曜对此十分高兴,这次给余思行的回信中,除了向余思行道喜之外,还向他分享了不少考试要点。

  只有刘圭仰天长啸,觉得自己这个学渣在萧景曜这个学神和其他一堆学霸中显得格格不入。还好他继承了刘慎行经商的天赋,现在和钱璋合作,尝试着做了点小买卖,完全没用上家里的关系,也有了些进账。仔细一算,刘圭的小金库已经嗖嗖嗖的超过了同龄的好伙伴。

  当然,刘圭的小金库还是不能和萧景曜相比。不是刘圭太无能,而是萧景曜太变态。萧景曜只邓掌柜合作了两次,就赚了将近五十万两银子,再算上公孙瑾那边给萧景曜的银票。

  不是萧景曜吹,南川县一些富户,手上的现钱估计还没他多。

  现金流的重要性,萧景曜当然懂。也就是现在考试要紧,不然有这么大一笔的启动资金,哪怕是在京城,萧景曜都能把生意做得顺风顺水。

  出发前一天,萧景曜还去县衙领了路引和火牌。这是官府给的官方证明,有了这个凭证,如萧景曜这样的进京赶考的举人们,可以在路途中凭借火牌入住官道上的驿站。

  驿站算是官方的客栈,只有官员能住。官府给进京赶考的举人们发这样一份火牌,也是官府看重举人们的体现。不仅如此,举人还能凭借这个火牌,让驿站安排三名役夫伺候他。若是人手不够,还能折算成银钱。不过这笔钱,细算下来也几个铜板,一般举人都不会问驿站要。

  尹县令很是欣慰,亲自拿了火牌递给萧景曜,十分感慨,“我早知你绝非池中之物,却也没料到你竟然这么早就能崭露头角,一举夺得四元。单凭这份成绩,哪怕到了京城,举子云集,你也必定是其中最出色的那个。”

  尹县令不用细想都知道,一众前去京城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