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6 章 买银簪上门提亲
  第46章

  又逢集市,吃过了早饭,杨氏把自己和女儿淑娴都收拾得体体面面的,带上黄炎夏给的二两三钱银子,一起往镇上去买银簪子。

  杨氏今儿想给女儿买一朵花戴,韩家丫头得一根银簪子,她女儿买朵花总行吧。

  到了镇上后,杨氏直接去了镇上唯一一家卖胭脂水粉和钗环绢花的店,老板姓刘。

  杨氏和淑娴一进门,老板娘刘太太立刻迎了上来,“哟,黄太太来了,您可是稀客。”杨氏因为是黄炎夏屋里人,平安镇认识她的人也多。

  生意人嘴巴甜,刘太太见到妇人就称太太,女客们听到了心里也高兴。正经论起来,大家不过都是普通人家的婆娘,哪里就能称太太了。

  杨氏笑着与刘太太打招呼,“刘太太生意兴隆。”

  刘太太笑道,“承蒙您吉言了,黄太太今儿想要些什么?这是家里大姑娘,看看,又斯文又秀气,黄太太会养孩子。”

  杨氏眯着眼睛笑,“我今儿来想买根银簪子,刘太太帮我看看?”

  银簪子可是大生意,刘太太顿时笑得脸上像开了花一样,“黄太太请跟我来,我们才得了几个好花样呢。不知太太是给谁买的?我们有梅花样的、莲花样的,还有并蒂莲的。有纯银的,有银掺了锡的,银包铜的这两天没有了。”

  杨氏笑了笑,“我们家大郎要成亲了,给女方插戴用的。”

  刘太太立刻满口吉祥话,“哟,恭喜恭喜,这可是大事,得挑个好的。”

  刘太太拿出一个托盘,掀开上面的红布,里面一溜的十几根银簪子。平安镇的人大多买不起金簪,故而刘家从来不卖金簪子。那东西成本大,又不好卖,能买的起金簪的,都去县里买了。

  杨氏看了那一溜银簪子,左边六根摆在一起,右边六根和左边六根一模一样,每个花样两根。

  杨氏问了左边那根梅花样的,“这根多少钱?”

  刘太太笑了,“左边这是纯银的,这一根,得二两二钱银子。”

  杨氏想了想,又问刘太太,“您这里有绢花没?我先给丫头买朵花。”

  刘太太立刻放把托盘放到柜台下面,又拿出另外一个大托盘,掀开红布一看,嚯,二十几朵绢花齐齐排在上面,红的、黄的、粉的,真是好看呀。

  淑娴顿时眼睛都亮了,盯着那托盘都挪不开眼了。--

  杨氏笑着看向女儿,“乖乖,你自己来挑一朵吧。”

  淑娴抬起头看向杨氏,有些不太确定,“阿娘,是要给我买吗?”

  杨氏摸了摸她的头,“给你买一朵花,给你嫂子买一根银簪子。你先挑一朵花,挑过了,你去看看你大哥豆腐卖完了没,要是卖完了,咱们一起回去。”

  淑娴高兴地点头,立刻开始挑了起来。花太多了,都好看的很,淑娴觉得自己眼睛要看花了,都不晓得要挑哪一朵。

  杨氏笑着看女儿在每

  朵花上看来看去,爱怜地对她说道,“那粉红的就别要了,黄色的和大红的,挑一朵。”

  淑娴最后挑了一朵大红的石榴花,庄户人家,都偏爱大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