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 翠萍的徒弟:风雅颂 “不知白……
r />
  因着她大多数时候都在跟剧组,手里又不差钱,索性就在影视基地附近买了块地皮,叫人盖了一间门两进的院子,家里也有几个仆人使唤。

  她是提前打算要收徒的,翠萍一早就吩咐了人把三间门抱厦都打扫出来,三个姑娘正好一人一间门。

  主子一回来,几个年长的女仆妇就在后厨烧了热水,领着三个姑娘去洗漱。

  因怕她们生了虱子,洗澡水里兑了特意从娇娜那里求来的药粉。

  据娇娜所说,连着洗上三天,连虱子带虱卵,保管都死绝了。

  洗干净了之后,三个女孩子穿上不太合身的新衣裳,神情拘谨地赶着仆妇来到堂屋,翠萍已经在那里等着了。

  听见脚步声,她抬头一看,有些不打满意地“啧”了一声,“准备的衣裳有些大。”

  她事先已经预估到了,穷苦人家的女孩子,个头不会太高,身形也偏于瘦弱。

  但真等人到了眼前,她才发现,自己预估的方向虽然是对的,还预估值错了。

  “会做针线吗?”翠萍问。

  三个女孩子相互看了看,都说会普通的缝补,也学过一点简单的刺绣。

  翠萍点了点头,说:“从今往后,你们就是我的徒弟了,我给你们新取一个名字吧。”

  三个小姑娘自然没有意见。

  比起自己原本极为随意的名字,她们自然希望能有一个寓意好的。

  翠萍沉吟了片刻,从左到右,依次点了点,道:“《诗经》有《风》、《雅》、《颂》三卷,你们的名字就分别叫风之,雅之,颂之。”

  《诗经》一听就是极风雅的,三人具都欢喜拜领了新名字。

  不过,对于自己即将成为学徒一事,她们还是很紧张的。

  万一师傅不好伺候怎么办?

  若是伺候的不好,师傅会不会打人?会不会一直不教我们本事?

  事实证明,她们想多了。

  自从进了这个家门之后,她们不但每天都能吃饱,而且吃得还挺好。

  不说顿顿有肉吧,至少一天有一顿。

  而且每天都有人伺候她们洗漱,还用一种很香很滑的膏体给她们敷手。

  第三天的时候,师傅翠萍就请回来一位上了年纪的绣娘,教她们辨认丝线的颜色。

  翠萍的原话是:“我没空教你们辨色的基础,就给你们另请了一位先生,你们务必要跟着好好学,一个月之后我来验收。”

  她没说验收不合格会怎么样,却比说了更令人紧张。

  三个姑娘都用力地点头,表示自己一定会努力跟着先生学的。

  如此过了一个月,她们已经能够随意一眼,分辨出出岫色和风入松、丹砂色和石榴红、二目鱼和明月珰这类乍一看几乎没什么区别的颜色了。

  翠萍满意地点了点头,又让她们伸出手,一个接一个地摸过去。

  三个小姑娘原本粗糙的指掌,在接连一个月的养护下,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