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 改编《包公案》 是夜灯火如织……
  是夜灯火如织,家僮女婢捧甘澧佳肴穿梭其间门,尽心奉客。

  永安县本没有什么特产,也不是什么商业要道,自然也就谈不上资源丰富。

  宴席上这些乡绅富户竭尽所能奉上的美酒佳肴,于傅玉衡而言不过平平,远远比不上入京后的日常享用。

  但人家心诚,诚心诚意想跟着傅玉衡一起发财。

  什么样的山珍海味,比得上真金白银呢?

  傅玉衡自然是要推辞的。

  他就是个没有实权,也不能有实权的驸马,干涉州县内政,怕不是嫌命太长。

  不过,若是单纯的生意往来,也不是不可以商量嘛。

  在场的都是聪明人,很快就有人明白了傅玉衡的暗示。

  郭县令哈哈笑道:“今日乃是私宴,学生托大,先定一条规矩:诸位席间门可畅所欲言,唯独不可谈论公事。”

  基调定下来之后,接下来的话就好说了。

  一群人围着傅玉衡,只拿民间门选秀说事,先是说了他们讨论出的方案,再就一些细节询问傅玉衡。

  可以说,智慧这种东西,并不因年代远近而有大幅度增减。

  现代人和古代人相比,唯一的区别就是见识。

  且这种见识上的差异,还不是单向的,而是相对的。

  固然古代之事对现代人来说,都是过去,都是历史,在史书古籍上都有迹可循。

  只是,平心而论,普通人有几个会去研究那些晦涩难懂的古籍?

  许多人都知道汉高祖、汉武帝、光武帝、汉明帝,但若是不查资料的话,谁能立刻把两汉二十四帝的谥号都说出来?

  许多对古人来说的常识,现代人去了就是两眼一抹黑。

  偏偏常识这种东西,是没有人会去刻意强调的。

  当然了,现代人的优势也是很明显的。

  虽然现代人很多都说不出历史的具体细节,但自古而今的许多经验教训,乃是科技文明,都已经被现代专家总结了出来,融入了从小到大的课本之中。

  很多时候,你觉得自己只是按部就班地学习,学来的东西很大众,没什么好炫耀的。

  但对古人来说,就是足以震惊人家一整年。

  这是傅玉衡在古代生活了近二十年之后,自己总结摸索出来的经验。

  比起别人来,他有一样好处,那就是既不薄今后古,也不会厚古薄今。

  只要见识足够,谁又比谁高贵呢?

  傅玉衡并不轻视这些古人,对于乡绅们商议出来的方案,他一直认真聆听。

  听完之后他就发现,古人的接受能力,远在一些现代人以为的之上。

  至少对于以貌取人这一点,他们是一点都不避讳,颜控得十分理直气壮。

  海选第一关,选的就是相貌。

  丑得特别明显的,直接淘汰。

  过了这一关之后,才看才艺,让他们按照评委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