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19
刚好木工把一边多余的枝干砍了下来,外公走到过去把它抬了起来拿出口袋中的油性笔,直接在树的横截面上画示意图,在不同的部分画上标识。
“树干树枝有4个主要层次,我画的最内层是心材,由死细胞组成,十分坚固。外圈是边材,它负责运输水和营养物质到树叶中。再外一圈是形成层,它能开发新的木材和树皮,而最外圈就是树皮,它和最内层的心材一样都由死细胞构成。”
“如果我们剥开树皮,就好像剥开人类的皮肤一样,就会有被感染的风险,如果切开韧皮层,就阻止了它内部能量的垂直流动。”
“待会几位叔叔就要做加重的构件和缆绳,这时候就要特别注意不能切到树皮下的形成层和边材,如果切到了这对于树木来说就是致命的伤害。”
正在修裁桤木的木工听到这课,下手都谨慎了许多,不敢乱来,生怕这位懂行的甲方揪出自己的错误。
柏永航也带着安全帽在不远处听着他们讲课,这时他兄弟杨方骏走了过来。
“他懂很多。”柏永航说,“这老板是种花种树爱好者吗?”
“不是爱好者,他和我们一样是林业毕业的。”杨方骏说,“就我之前和你说的那位。”
柏永航应了声,越看越觉得这位阿伯眼熟,总觉得在哪里见过,但又说不出是谁。
外公没留意到周围的人正在默默关注他,他继续给森芒上课。
“建造一个树屋是需要设计的,因为太重的房子会把树压死,一棵树可以承载重量的地方是可以被直观地看到的,树枝与树干的角度越尖锐,连接越弱。”
“与树干近乎垂直的粗壮树枝是很好的支撑点……”
“哎呀踩到一只蝉了。”外公说着,走了两步感觉脚下触感不对挪开一看发现是一只蝉,注意力瞬间被吸引了。
“那边的树叶下还有两只。”森芒一边听课,一边走神,“它们刚刚一直在叫,吵得好大声。”
外公眉头一皱,敲了两下自己小外孙的脑袋,“又不认真听课!”
柏永航还是觉得他在哪里见过这个甲方,他手中的没干到一半便放下去找杨方骏,打算问个清楚。
“老板姓狄,叫狄远赫。”杨方骏说,“这里是他外公家,在讲课的那位阿伯就是他外公,至于姓什么我就不太清楚了。”
“不过那孩子的姓挺有意思的,姓森,森林的森。”
“一个让人看了很难忘记的姓。”
“确实很难忘。”柏永航努力回忆,这个姓太耳熟了,他看看外公手中捏着的蝉,又看看外公明黄色安全帽下的那张脸,猛然间想起来了!
这不就是国内生态入门必读书目中封面内层的大牛作者的脸吗?!
森原宏这个名字在业界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啊!
听闻这位大牛退休好几年了,直接回老家养老了,虽然偶尔还能看到他的新研究成果,但在一些重大研讨会上已很少见到他的身影了。
每次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排名第一的参考书目必有他的名字。
若是自己早几年读书,一定会拼了命考他的研究生。
“树干树枝有4个主要层次,我画的最内层是心材,由死细胞组成,十分坚固。外圈是边材,它负责运输水和营养物质到树叶中。再外一圈是形成层,它能开发新的木材和树皮,而最外圈就是树皮,它和最内层的心材一样都由死细胞构成。”
“如果我们剥开树皮,就好像剥开人类的皮肤一样,就会有被感染的风险,如果切开韧皮层,就阻止了它内部能量的垂直流动。”
“待会几位叔叔就要做加重的构件和缆绳,这时候就要特别注意不能切到树皮下的形成层和边材,如果切到了这对于树木来说就是致命的伤害。”
正在修裁桤木的木工听到这课,下手都谨慎了许多,不敢乱来,生怕这位懂行的甲方揪出自己的错误。
柏永航也带着安全帽在不远处听着他们讲课,这时他兄弟杨方骏走了过来。
“他懂很多。”柏永航说,“这老板是种花种树爱好者吗?”
“不是爱好者,他和我们一样是林业毕业的。”杨方骏说,“就我之前和你说的那位。”
柏永航应了声,越看越觉得这位阿伯眼熟,总觉得在哪里见过,但又说不出是谁。
外公没留意到周围的人正在默默关注他,他继续给森芒上课。
“建造一个树屋是需要设计的,因为太重的房子会把树压死,一棵树可以承载重量的地方是可以被直观地看到的,树枝与树干的角度越尖锐,连接越弱。”
“与树干近乎垂直的粗壮树枝是很好的支撑点……”
“哎呀踩到一只蝉了。”外公说着,走了两步感觉脚下触感不对挪开一看发现是一只蝉,注意力瞬间被吸引了。
“那边的树叶下还有两只。”森芒一边听课,一边走神,“它们刚刚一直在叫,吵得好大声。”
外公眉头一皱,敲了两下自己小外孙的脑袋,“又不认真听课!”
柏永航还是觉得他在哪里见过这个甲方,他手中的没干到一半便放下去找杨方骏,打算问个清楚。
“老板姓狄,叫狄远赫。”杨方骏说,“这里是他外公家,在讲课的那位阿伯就是他外公,至于姓什么我就不太清楚了。”
“不过那孩子的姓挺有意思的,姓森,森林的森。”
“一个让人看了很难忘记的姓。”
“确实很难忘。”柏永航努力回忆,这个姓太耳熟了,他看看外公手中捏着的蝉,又看看外公明黄色安全帽下的那张脸,猛然间想起来了!
这不就是国内生态入门必读书目中封面内层的大牛作者的脸吗?!
森原宏这个名字在业界谁人不知谁人不晓啊!
听闻这位大牛退休好几年了,直接回老家养老了,虽然偶尔还能看到他的新研究成果,但在一些重大研讨会上已很少见到他的身影了。
每次在写毕业论文的时候,排名第一的参考书目必有他的名字。
若是自己早几年读书,一定会拼了命考他的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