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r />
  是,他是对自己的弟弟刘如意很宽厚,觉得自己的母亲想要杀了这个弟弟,于是宁愿和这个弟弟同吃同住,用来保全这个弟弟,但是他有没有想过自己的姐姐?

  我不清楚刘盈当年到底是个什么想法,但是如果一直在照看自己的姐姐要被迫和亲匈奴的时候,他居然不敢站出来说一个“不”字。

  当然了,你可以说他年纪小,可以说他不懂事,但是那是他的亲姐姐,他难道不去查一查,不去问一问和亲到底是什么意思吗?

  好,我们再来做一个假设,假设他真的蠢到不去查这个词的意思,那么我是否可以认为他根本就不在乎这个姐姐,那么就可以认为他后期保护刘如意只是为了去对抗母亲,只是为了表达自己的叛逆心理。

  如果他当时查了这个词的意思,那么问题就来了,年纪过小的太子没有任何的实权,难道他不能去找自己的父亲哭一哭吗?

  那可是太子。

  那可是开国皇帝的太子,他的母亲如此宠爱他,那个时候他父亲还没有对他丧失信心。

  但凡他当时哭上几句。史书上都不可能没有任何记载。

  但凡他哭上几句,史书上都得记一句:“太子纯善而重情义”。

  可是他什么都没有说。

  他没有站出来反抗,懦弱无能地顺从了自己父亲的决定。

  那么刘邦会怎么想呢?

  ——你连照看自己长大的亲姐姐都不曾在意,能指望你在意什么?

  多好笑啊!

  所以当时差点被和亲的鲁元到底在想什么?是想着自己的弟弟某一天继承皇位,能把自己接回去吗?还是觉得自己顺从父亲的决定就能保护自己的母亲和弟弟呢?

  我不知道,我只知道的是如果她当时真的和亲去了塞外,真的能够在塞外活到自己的弟弟继位。

  她那懦弱无能的弟弟能够做什么?什么都做不了。

  会不会写一封信过去呀?哭诉自己有多艰难,希望自己的姐姐再坚持坚持呢?】

  鲁元觉得恍惚。

  她下意识看向了自己的父亲。

  刘邦也看向了自己的女儿。

  他没有说话,只是那一刻鲁元恍惚间觉得神卷说的是正确的。

  她的父亲不是不爱她,只是没有那么爱。

  可笑的是,她的父亲不爱她,会直白地表达出来,但是她弟弟不会。

  刘盈不是小孩子了。

  他立刻反驳,看向自己的母亲:“我说过的呀,我当时说过的呀。我不想让姐姐去和亲的呀。”

  吕雉没有说话。

  她在努力回忆自己的儿子到底说过没有。

  应该是在自己面前说过吧。

  可是他不敢在自己的父亲面前提,连提都不敢提。

  【所以我说卫长公主很幸运。

  咱们换个思路。

  如果啊,如果,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