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 第 20 章 。
��的走向有什么影响吗?

  她说不会,法官宣判看的是证据而不是舆论,我找你本来也不是因为担心案子,我是担心你。

  她跟我说最近这几年里,其实犯罪者的炒作也不是什么新鲜事了,现在是流量为王的时代,能把人设炒好,到后面这些流量都能变现,这种人在监狱里服刑几年,出来之后就又是清清白白的合法公民,借着炒作的势头一下就能平步青云,走上人生巅峰。

  她说最近法院和检察官没少因为这种流量炒作挨骂。在舆论的裹挟下,集体智力可能会降到让人发指的程度,他们会无端进行各种阴暗的揣测,然后自以为是地对他们心中的目标进行毫无根据的攻击和谩骂。

  “检方可以不在乎这个,因为我们毕竟是官方机构,有权威在,不会受到太多影响。但如果你本人按原定计划出庭的话,和我们绑定在一起可能会让你个人也遭受到同样的攻击。”

  “很遗憾,我们没办法做到在这样的舆论当中保护你。”

  我觉得这件事情真的很荒谬。

  明明是犯下罪行,而且是那种亵渎生命的罪行的人,却能被轻描淡写的两句话,被一篇使用大量春秋笔法的文章加以渲染,就成了人们眼中的悲剧英雄。

  这是对公平的亵渎,也是对一般大众的愚弄不是吗?

  我说这样的事情根本就不对吧,我说他有心思这样炒作,不就正好证明他根本就没有在反省吗!

  他甚至在想要用自己的罪行为五年后的自己铺路——他简直就像是已经在笃定自己五年之后就可以恢复自由。

  九条玲子说,对,这种事情根本就不对。但是这的确正在发生。

  她说她会尽自己所能地维护司法的公正,但是这种炒作虽然恶意却很难被彻底消除。

  我明白,舆论的时代总是这样的,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就算检方给出了真相与证据,也会有人颠倒黑白地说这是官方在只手遮天想要恶意掩埋真相。

  我明白,在现在这个舆论的风口浪尖上,如果我站上检方的证人席,那些恶意炒作的家伙一定会给我扣上被官方恶意收买的帽子,我明白,这些没有底线的家伙根本就不会考虑别人的死活。

  我对着电话那边说:九条检察官,我之前跟你说过,被告方的辩护律师曾经来找过我,我拒绝了他。

  ——你猜,就算我不出庭,他们有多大可能会放过我?

  他们不会的。

  顺着词条往下翻的时候,我现在就看到了几条把节奏往“以前在研究室干活毕业后被迫转行跑去开店”的留学生上带的评论。

  他们从一开始就打算拉我下水。

  “那就迎战吧。”

  放下电话之后,田中太郎还在一边关切地看着我,问我是什么情况。

  我无奈地叹了口气,扯起嘴角,说:“刚刚我还说不想卷进麻烦事里,没想到麻烦先一步找上我了。”

  我说我可不是双标啊,要是有办法避开我也不想这样的。不过照这个架势,接下来这段时间咱们店可能得先关一阵子了,我给你批两天带薪休假吧。

  他说不带薪也行,老板你现在这情况也不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