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4. 南下巡查 黄盖这是正式认主了
��然,黄盖没有让她失望。

  刚上任的时候,黄盖依旧要经常带着骑兵扫除江夏郡的叛乱和土匪,他也没那么多精力去一一管理府衙。

  黄盖就从官吏中提拔了四人作为自己的副手,其中两人是当地投诚的官员,另外两名分别出自南阳郡和颍川郡。

  黄盖让他们主管衙门各项事宜,在他们上任前,黄盖专门找了他们谈话,态度十分坦诚:

  “我没什么治理郡县的大才能,都是仰仗军功,得到孙将军和燕使君的赏识,才侥幸走到今天的位置。现在贼寇还很多,我要经常在外带兵。你们都有丰富的经验和出色的才能,以后府衙要多尽心尽力。但若有奸欺……”

  他严厉的视线在四人脸上逡巡,尤其在当地的两名官员脸上停顿了三秒。他必须启用当地的官员,因为只有他们才最熟悉当地的百姓和小吏状况:“我可不是那种只用鞭子和棍子惩罚人的太守。”

  说着,他扬了扬手里的《刑法》。乱世用重典,燕绥让法衍主持编纂的这本刑法量刑的上限,皆是死刑。

  初时四人畏惧黄盖,都兢兢业业办事,不敢超出法律界限一丝一毫。但时间久了,发现这位长官时常不在府衙,经常带兵出去追击贼寇、安抚百姓,渐渐地几人放松了jing惕。

  过了一段时间后,其中三人行事不但懈怠,还收受贿赂。在一次带兵出征的时候,黄盖忽然杀了个回马枪,带人到府衙突击检查了四个副手的工作。

  结果,三个副手都被抓到了收受贿赂、怠慢政务的证据。

  黄盖毫不留情地将证据公开,然后判了他们车裂之刑。顿时,举郡震栗。

  燕绥来的时候,看到的就是很是官员们战战兢兢工作的状态,在严峻刑罚的威慑下,没有人擅动。

  她找到了黄盖谈话,先是称赞了黄盖治理的能力,随后说:“这样的高压状态虽然不错,但必不能持久。其实,现在不少人都在观望。对豪强来说,如果有百分之五十的利润,他们就会铤而走险,如果有百分百的利润,他们就敢践踏人间一切法律,如果有百分之三百的利润,他们就敢犯下任何罪行,连五马分尸和千刀万剐的刑罚都不能阻拦他们。”

  黄盖陷入了沉思:“使君,我曾思考了很久,自己才能有限,不能像一些官员一样,在短时间能所有政务都处理得井井有条,只能将手里的权柄分出去,恩威并施。然而只要有分权,就一定会有利益的诱惑。您这样一说,我不知道要怎么办了。”

  燕绥引导黄盖思考:“公覆你看颍川郡富庶,发财的机会多,为什么被判刑的官员反而很少?”

  “是因为使君有识人之明,任用官员皆是品行端正、不被诱惑的大才。”黄盖毫不犹豫地说。

  “人心易变,”燕绥摇摇头:“其实约束机制才是最重要的。”

  说完,她就和黄盖讲解起来了绩效考核机制。因为之前是战时,官员的考核机制并不适用。这次实地考察之后,燕绥觉得时机成熟,所以将准备好的文件给了黄盖。

  她还在江夏郡的治所外溜达了一圈,亲自让人将举报箱和意见箱钉在了城门口和府衙的门口。

  除此之外,她还人口流动的闹市区,放了一个大锁锁好的“燕使君意见直通车”的意见箱,上书作为豫州刺史兼荆州刺史的自己,每个月都会派人从颍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