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 颍川之主 徐庶念书 郭嘉给志才的惊喜……
/>
  “没事儿,想不通的我下次讲给你听。”戾气被书本磨掉大半的徐庶摸了摸小姑娘的脑袋。

  “徐哥真好,”小姑娘凑到他耳边分享了一个八卦:“说起来,我今天听说陈夫子要招一个佐手,你要不要去应聘一下啊?”

  “主要做什么?”

  “需要誊写书供大家借阅,干得好每个月能有二十张粮票呢。”

  因为庄子的大锅饭是免费的,大家又舍不得吃小炒改善生活,粮票替代银钱成了流通的货币工具,每个月二十张粮票能换好些东西呢!

  若不是自己写多了字手腕就酸得要命,有些字还不认识,小姑娘也想接这活,这样父亲就不用每天那么辛苦了。

  “什么书?”

  小姑娘掰着手指数了起来:“六韬、左传、国语、易经……”

  徐庶讶然:“书籍难得,采买又贵,庄子里竟然连深奥的易经买来了?”

  “不止如此,听说今天还运来十大车书,等着人誊写在纸上哩。”赵巧儿感叹说:“为什么以前的人不知道在纸上写字啊,那十车书写在纸上,也不过是几尺高,何必那么麻烦用竹简堆满屋子呢?”

  徐庶解释道:“那是因为以前的纸皱巴巴的,容易一扯就烂,还容易遭到虫蛀。如今把纸用针缝在一起,再装在盒子里,便能长久保存下去,的确胜之前百倍。”

  “不愧是庄主,有仙法!”赵巧儿双眼亮晶晶的,写满了对庄主的崇拜。

  “什么仙法。”徐庶用手指敲了一下她的头:“不论多么精巧的器物都是人造出来的,你去纸坊做工几天就知道原理了。”

  赵巧儿扭头,不服气道:“可那也是庄主才能想出来的,我不管,庄主就是神人。”

  “行,你说得都对。”徐庶心神已经飞向那十车书了,课堂上誊写的书籍他已尽数精读完毕,正是求知若渴的时候,心动道:

  “我猜那十车书是史记,听说史记涵盖了前前后后三千多年的历史,司马迁足足写了十三年。”

  赵巧儿替他激动起来:“那晚上下课了,你一定要去报名哇,这样就能先看到啦!”

  此时陈宫和戏志才作陪,正同燕绥宴请法衍。

  法正跃跃欲试,想要成为县吏。法衍其实也有些心动,谁不想让孩子出人头地呢?

  眼下见法正年幼,阳城县令却依旧倚重,不论如何,这都是让法正积攒经验和名声的好机会。

  就算出了差错,还有他在旁边看着。

  如今的朝堂,没有了阉人添乱,日后或许能让法正大展身手。而且燕绥在阳城广有贤名,不但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处理得井井有条,还赈灾救难、兴修水利、教化乡民,法正跟着他也不算委屈。

  想通了这一点,法衍举杯赔礼,诚恳道:“先前对府君多有误会,还请多多恕罪。”

  其实也不算冤,毕竟千里迢迢接一名声不显的少年郎来衙门做活,这世上还没什么人能干得出来。燕绥立时说:“这是哪里的话,绥才要为自己的唐突赔罪,让您一路上忧心令郎安全了。”

  法衍一直百思不得其解燕绥是怎么知道法正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