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广告
br />   “你说,这都什么年代了,谁家结婚不是买铂金、钻戒?就连黄金都被嫌弃土;何况是他们家的玉?更别说那些成色不算好的玉器,都是中低端的,售价最贵的也才刚过两千。”

  听完后,杨铸杨铸心里也有点嘀咕,确实这家的东西听上去就有点玄乎,敢跟市场潮流对着干,也不知道他们是傻呢,还是勇者无惧。

  不过想起折磨……咳,不是;想起当导演的快乐,再加上刚才是自己逼着秦兴给自己介绍“活”的,结果一遇到点困难就怂了,自己以后还做不做人?

  当下拍拍秦兴的肩膀:“你现在给那个老板去个电话,问他广告还拍不拍?想拍的话,让他明天带上产品过来。放心,创意脚本我包了!”

  看着杨铸自信心满满的样子,秦兴只得溜到一旁打电话去了,没多久就回来:“ok,那老板答应了,明天早上带着产品就来我们公司”。

  完事又有点犹豫的说道:“杨老大,我知道你是牛人,但是有些事吧……它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到时候还是谨慎点。”

  杨铸知道他也是一片好意,心中微暖,于是展颜一笑:

  “走,带上大伙去【又一村】吃海鲜去,给你个机会,你请客!”

  秦兴脸都绿了,我请你大爷!你个牲口想让我破产么!

  仿佛看着小金库中的钞票一张张离自己而去,秦兴留下了悔恨的泪水……

  …………

  第二天早上,

  杨铸在秦兴的办公室中见到了这位老板。

  五十岁上下光景,瘦瘦的,身子还微微有些伛偻,果然如同秦兴所说,更像一个匠人而不是老板;可能是最近压力太大的缘故,一副木讷的脸上有着消散不去的憔悴和焦虑。

  杨铸先没搭话,而是拿起了桌子上的一副玉镯细细看了起来。

  料子是很常见的岫玉,虽然岫玉是华夏最早被发现和使用的玉种,也有着“华夏传统四大名玉之一”的称号,无奈产量太大,价格上不来。况且面前的这副镯子,质地不算细腻,水头也并不足,在岫玉中都属于大路货色,就更谈不上什么价格不价格了。

  不过在镯子上镶嵌着的那一截银皮倒是蛮有意思,薄薄的一层银皮呈变异的凤羽状紧紧贴在镯子上,而在凤羽之中,密密麻麻地镂刻着众多芝麻大小的花纹和文字,细细看来,竟是一副“百年好合图”。

  虽然不知道用什么手法雕刻而成,但明显不是机器模板压制出来的,仅此一项,在杨铸眼中就超过了玉本身的价值了。

  思考了一下,杨铸这才抬起头,与面前的客户交谈起来。

  这位老板姓郭,辽东人,一村子的人祖祖辈辈都是靠着制作镶银玉器吃饭,更是有着“錾(zan)刻”这门绝活;

  但是这十多年以来,辽东地区的经济愈加萧条,作为“奢侈品”的玉器销量更是日渐萎缩,现今,一村人连生计都开始出现困难。

  去年不知道是谁听到的风声,说是在帝都和魔都等大城市,城里人反而很稀罕玉器和传统手法制作的玩意。于是大家一合计,干脆全村人贷款的贷款,借钱的借钱,凑了五百多万跑帝都来开了家店,想要打开市场。

  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