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白月光
展,极大提高了行政效率,并扩大稳定了唐朝统治基础。】

  【同时李世民还注重法治,甚至以身作则,带头守法,真正做到了“王子犯法与民同罪”的法家之论!】

  【也由此,在重视法治的情况下,诸如贞观三年,唐朝判死刑的才29人,几乎达到了集权社会法制的最高标准!】

  重视法治,不是严刑吏法!

  贞观三年,判死刑的才29人?!

  嬴政几乎呼吸一滞,蓦地站了起来。

  唐朝之稳定,吏治之清明竟能做到如此吗

  那究其根本

  【无论从哪种举措上来看,唐太宗李世民的种种做法和决策,都在很大程度上维护和安定了民众的生活——】

  【在李世民掌管下的大唐王朝,轻徭薄赋,爱惜民力,从不轻易征发徭役,由此减轻了百姓的负累重担,让真正的庶民百姓得以休养生息,百姓这才有可能安定生产,耕作有时,衣食有余,安居乐业,促进经济文化等的繁荣发展。】

  【而爱惜民力,从不轻易征发徭役的例子——】

  【就比如我们的太宗皇帝李世民患有气疾,不适合居住在潮湿的宫殿中,但他却一直在隋朝的旧宫殿里住了很久。】

  嬴政蓦地抿紧嘴唇,心下受到不小震动。

  【华夏民族,向来是有极强的向心力和凝聚力的——】

  【秦皇汉武,强汉盛唐。】

  【偌大的华夏民族,秦皇铸骨,汉武画魂!】

  【而强汉盛唐之势,更是将我们整个民族更为厚重的凝聚在一起!】

  【所以汉人唐人之称不灭啊。】

  【那是纵观古今,都难以忘却,并引以为豪的强国盛国之势!那是民之所向,庶民百姓真正心之所往的安定之所啊!】

  百姓!民心!

  民之所向,心之所往

  这就是大唐铸就盛世的根本所在吗?

  为国为民,则千古一帝也。

  这就是唐太宗李世民。

  所有人都不禁再次望向秦王所在的方向。

  那时秦王所接管下的唐朝,那众多庶民百姓又该有多爱戴?

  【大唐时期,唐太宗李世民究竟有多得民心,可以先给大家举个简单的例子——即哭昭陵。】

  【昭陵,唐太宗李世民的陵寝。】

  【哭昭陵,顾名思义就是到唐太宗的陵寝前去哭诉。】

  李世民听到这里,不由得哑然失笑。

  这如何因果啊?

  【这不止是所谓的唐朝“习俗”,而是将哭昭陵放到了唐朝制度中的规定。】

  【——凡臣子百姓有冤情未申时,可到唐太宗的陵寝前哭诉。】

  【唐朝李洞逸曾言:“公道此时如不得,昭陵恸哭一生休!”】

  【李世民,大唐的白月光,众人心尖的朱砂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