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 第27章:过河兵卒
是希望和憧憬,而且从她那里得到的答复又是没有什么可供操作的漏洞,这些记者多少也是放松了一些,连带着提问的攻击性也减弱了几分。

  人总是欺软怕硬的,要是年少气盛胡言乱语,他们就能借此大作文章;但要是这种看似符合年龄、实则却是有点超越了年龄阅历的游刃有余,他们便是会转变成相对友好的态度——因为这是在暗示着,这位佳丽必然是提前做过“功课”了。

  不管这是出自于她从前作为千金小姐时所接受的精英教育,还是出自于背后暗中要捧她上位的那些神秘人物,这都是证明着李思诗这位候选佳丽不是表面展示出来的那么简单,也不是他们可以随便乱写的。

  心里暗暗记下这一笔,这群很欺善怕恶的记者们继续发问了几个无关痛痒的问题,然后就在李思诗的甜美笑容注视中逐渐散开,去寻找其他候选佳丽作为新的“猎物”了。

  告别了姗姗兄妹和孤儿院的小朋友们,李思诗这就是乘坐着那辆熟悉的大巴车,再次回到了别墅里进行训练。

  两个月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不短,但要把才艺质素参差不齐的20位候选佳丽都训练成能歌能舞、能走台步、能配合表演的“临时艺人”,不管是比赛大会一方还是佳丽一方,都得耗费不少心神。

  眼看着决定她们第一轮去留命运的准决赛将至,那辆大巴车便是日比一日的忙碌,往返接送着佳丽们在清水滩电视城和训练营别墅两头奔走。

  准决赛的前一天,那个很有未来太空主题风范的舞台已经搭建完毕,因此今日她们20位候选佳丽唯一的任务,就是为即将到来的准决赛夜,进行一次次的彩排预演。

  最开始当然是最简单的,穿着常服按照各自台本里的站位走动,然后配合负责准决赛表演的四位明星嘉宾进行相应的歌舞预演,期间会有工作人员根据舞台情况和表现情况,再作进一步的细节调整。

  九十年代的港姐比赛夜,比以往八十年代要更加的“本土化”——同样都是每一届一个主题,但九十年代的明星嘉宾表演时间俨然要比八十年代的要多多了。

  这样的安排,看起来节目的观赏性确实是会比以前的效果更好;不过无疑也是相应地,压缩了各位候选佳丽的自我展示时间。

  当然,这种转变是很难说它好还是坏的,因为明星嘉宾在表演歌舞时,也是会安排佳丽们轮流配合表演,其动作设计、展示效果、以及服装等都有专人负责,比以往那些什么晚装环节时装环节自设服装环节需要自己一手包揽的情况,是要更适合没有多少舞台表演经验的素人。

  大概也是考虑到这一点,电视台那边才会逐渐调整成这种更有观赏性、也更方便幕后操作的节目安排。

  上辈子的李思诗是想不到这一层的,也就是现在读过许多书明智识事、并且因为重生而拥有行内人才有的思维方式的李思诗,才能是从这些看似和比赛毫无关系的信息之中,发现这些比赛演变的奥秘。

  简单来说,她从前是一枚任人摆弄的棋子;而现在则是开始成长起来触及棋手思维的、开始准备过河的兵卒。

  象棋对弈之中,原本没有什么价值、只能往前走的小兵小卒,在过了那一道楚河汉界之后,虽然照样不可再后退,但价值和施展空间已经增大,可以开始“横着走”了。

  这一点,会让她在需要拼运气的准决赛和决赛之上,获得一点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