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7. 第127章 拥兵自重 在“红巾军”三……
很难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位置。
他不像姬长恩,年纪大了,又没有太多的野心和抱负,在洛京城里做个安稳的富贵闲人,就很高兴。康靖才二十出头,正是最年富力强,精力旺盛的时候,有壮志、有雄心、有能力,却偏偏没有地方能施展。
其实要说所有归附的人、尤其是男人,在红巾军的地盘上,就完全没有了施展的余地,那当然也不是。
红巾军的公务人员一直都是公开招考,只要的确有才华,能考上,也不会有人无故打压。从前的凤州、华州、淮州、徐州、齐州等地,就有不少仕宦子弟考取了。
这也是江州那些大族愿意把年轻人送到红巾军的根本原因。
只不过,不管出身如何、才能如何,都只能从底层做起。
这个底层,不是大黎给进士赐官的县令或者县尉,做的是原本的小吏所做的工作。
在一些世家子弟眼中,这都称不上是浊官,而是下流俗吏了,他们是放不下身份和架子去做这样的工作的,所以才觉得在红巾军没有出头之日。尤其是那些已经享受过高官显爵的年长者,就更拉不下这个脸了。
子侄辈还能说去历练打磨一下,他们自己却是绝无可能低头去考试的。
偏偏红巾军没有额外加封的规矩,他们便没了上进的捷径。
这是文官,虽然他们不愿意走,但至少还有一条路。武将在红巾军,那才是真的无路可走。
红巾军的士兵以女兵为主,男兵数量十分稀少。所以晋升上去的将领,自然也都是女性。更不用说,最顶上还有秦良玉、穆桂英这样的大将压着。
似康靖这样行伍出身,本人已经做到将领级别的,红巾军根本没有他们的位置。
康靖这段时日在外面看了很多,也想了很多,始终没有找到自家的出路。
经商他是不会的,工人也不能做一辈子,回去种地他习惯不了……康靖一度还想过要买一块地,挖池塘养鱼,但略一考察他就发现,红巾军对这种民生行业,实行的是分配制,如今已经差不多饱和了。
但是现在,摆在他面前的,无疑就是一条不错的出路。
虽然不知道红巾军要在这座海岛上做什么,但既然特意招募人过去开发,那岛上就必然有她们想要的东西,以后的发展不会差了。
而且到了那边,百废待兴,事事都要人去做,出头的机会也多。
最重要的是,在这件事上,红巾军似乎并不介意他的出身——别看康靖在红巾军境内到处乱跑,如今还跑到工地上来,周围没有任何人知道他的来历,但康靖觉得,面前这位红巾军的小队长,应该知道他的身份。
红巾军对户籍的管理比任何一个朝代都更严格,她们虽然不禁止人口流动,但对于身份的验证与管控,始终没有放松。
那种在某地犯了事,换个身份去到另一个地方,就能重新做人的事,在红巾军的地盘上是不存在的。
“限制之下的自由”,这是《洛京时报》上一篇文章评价红巾军治下的百姓生活时用过的词,来到红巾军的地盘之后,康靖对它的体会一日比一日更深。
但现在,小队长在明知道他的身份的情况下,还要举荐他去做这份工作,也就�
他不像姬长恩,年纪大了,又没有太多的野心和抱负,在洛京城里做个安稳的富贵闲人,就很高兴。康靖才二十出头,正是最年富力强,精力旺盛的时候,有壮志、有雄心、有能力,却偏偏没有地方能施展。
其实要说所有归附的人、尤其是男人,在红巾军的地盘上,就完全没有了施展的余地,那当然也不是。
红巾军的公务人员一直都是公开招考,只要的确有才华,能考上,也不会有人无故打压。从前的凤州、华州、淮州、徐州、齐州等地,就有不少仕宦子弟考取了。
这也是江州那些大族愿意把年轻人送到红巾军的根本原因。
只不过,不管出身如何、才能如何,都只能从底层做起。
这个底层,不是大黎给进士赐官的县令或者县尉,做的是原本的小吏所做的工作。
在一些世家子弟眼中,这都称不上是浊官,而是下流俗吏了,他们是放不下身份和架子去做这样的工作的,所以才觉得在红巾军没有出头之日。尤其是那些已经享受过高官显爵的年长者,就更拉不下这个脸了。
子侄辈还能说去历练打磨一下,他们自己却是绝无可能低头去考试的。
偏偏红巾军没有额外加封的规矩,他们便没了上进的捷径。
这是文官,虽然他们不愿意走,但至少还有一条路。武将在红巾军,那才是真的无路可走。
红巾军的士兵以女兵为主,男兵数量十分稀少。所以晋升上去的将领,自然也都是女性。更不用说,最顶上还有秦良玉、穆桂英这样的大将压着。
似康靖这样行伍出身,本人已经做到将领级别的,红巾军根本没有他们的位置。
康靖这段时日在外面看了很多,也想了很多,始终没有找到自家的出路。
经商他是不会的,工人也不能做一辈子,回去种地他习惯不了……康靖一度还想过要买一块地,挖池塘养鱼,但略一考察他就发现,红巾军对这种民生行业,实行的是分配制,如今已经差不多饱和了。
但是现在,摆在他面前的,无疑就是一条不错的出路。
虽然不知道红巾军要在这座海岛上做什么,但既然特意招募人过去开发,那岛上就必然有她们想要的东西,以后的发展不会差了。
而且到了那边,百废待兴,事事都要人去做,出头的机会也多。
最重要的是,在这件事上,红巾军似乎并不介意他的出身——别看康靖在红巾军境内到处乱跑,如今还跑到工地上来,周围没有任何人知道他的来历,但康靖觉得,面前这位红巾军的小队长,应该知道他的身份。
红巾军对户籍的管理比任何一个朝代都更严格,她们虽然不禁止人口流动,但对于身份的验证与管控,始终没有放松。
那种在某地犯了事,换个身份去到另一个地方,就能重新做人的事,在红巾军的地盘上是不存在的。
“限制之下的自由”,这是《洛京时报》上一篇文章评价红巾军治下的百姓生活时用过的词,来到红巾军的地盘之后,康靖对它的体会一日比一日更深。
但现在,小队长在明知道他的身份的情况下,还要举荐他去做这份工作,也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