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6. 第126章 僵持 赵元睿不无抱怨地开……
msp;若非如此,明月霜哪敢只用一支随便在青州拉起来的起义军,去跟江州军叫板?

  江州如此无力,不仅自误,还耽误了他的大计。

  有时候,赵元睿也忍不住会想,难不成上天当真是站在明月霜那边的不成?

  不过这样的念头,他从不让自己深想下去。不到最后一刻,赵元睿不会轻言放弃,既然如此,想这些,不过是徒增烦恼罢了。

  ……

  红历五年六月,洛京。

  从江州来的那支游学团,因为一路摆开阵势,且走且看,所以一直走到现在,才终于抵达。

  他们进城时,声势着实不小,引得许多洛京的百姓夹道围观。

  这几年,从各地来到洛京的商贾络绎不绝,至于各大势力的队伍,更是不少见。毕竟光是归降红巾军、移居洛京城的节度使,就已经来了六个,能凑一支蹴鞠队了。

  但每每有这样的热闹,洛京城的百姓们却还是喜欢来围观,好像这样就算是见过了世面似的。

  不止洛京如此,其他地方也差不多。

  游学团的成员们,一开始还会惊慌一下,命随行的护卫们驱散百姓,后来意识到红巾军的规矩与别处不同,不禁这些,若是强行驱逐,反而自家会受罚,便也只得强迫自己习惯了。

  渐渐的,他们甚至从中品出了一些趣味。

  毕竟都是年轻人,而且自矜才华与身份,又怎么会讨厌这种万众瞩目的场合?之所以驱赶路人,无非是怕出什么乱子,不过红巾军的百姓,虽然喜欢看热闹,却十分守礼,并无冒犯之举,他们也就欣然受之了。

  相较之下,前来迎接众人的崔桓,脸色就不那么好看了。

  他本来是想偷偷安排自家子侄和可靠的长辈过来,先在这里做点小生意,站稳脚跟,如此不论之后如何,总归是有了一条退路。谁知最后来的是一支庞大的使团,虽然他的儿子也在其中,却还是打乱了他的安排。

  年轻人们同进同出,想要私下做些小动作,谈何容易?

  崔桓略一打听,就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南黎的朝堂上,很多事情能瞒得过上面的皇帝,瞒得过底层的官员,却瞒不过崔桓这样的局中之人。他立刻就意识到,这是王蔚看破了自己的打算,索性把事情闹大了。

  也就是明明白白地告诉他:准备退路可以,但想自己偷跑是不可能的,必须带上大伙儿。

  崔桓对此自然是有些懊恼的,因为这么一来,很多好处都要分润出去。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好处:王蔚将这件事在温靖面前过了明路,那么他这里就可以从容安排,不用遮遮掩掩了。

  叫他再怎么生气,也发不出来。

  要不怎么这么多年,王蔚一直牢牢占据着温靖心腹的位置,将江州一干文武百官压得死死的呢?

  有他在江州周旋,崔桓这边确实也少了许多后顾之忧。

  相较于崔桓的半推半就,红巾军方面,对于使团的到来却是十分欢迎的。

  当初崔桓写信回家,让家里送一些人过来,那封信就被红巾军的情报部门截住,送到了窦娥的桌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