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5. 第125章 打不过就加入 “我杀人了……
  虽然是搪塞之词,但这其实也是实情。

  楚州土地广博、人口庞杂,红巾军虽然初步占据了楚州全境,但也只是收复了各大城市,至于流窜各处的小股溃兵,盗匪及流民,都还需要更多的时间去清理和安置。

  更不用说,楚州还有为数众多的蛮部、侗族和山民,都躲藏在深山之中,暂时不受红巾军的辖制了。

  既然不急着开战,这些工作原本就是要提上日程的。

  总之,明月霜虽然什么都没有承诺,但这一个表态,就已经足够让崔桓高兴了,认为明月霜果然像他们预想的那样,脸皮薄、心肠软,很好动摇。

  他立刻将这个好消息传回了江州,让在那里翘首以盼的南黎君臣放心,自己则是继续留在了红巾军的地盘上。

  对江州方面,他的说辞是,红巾军这边的关系终究需要人维持,而且他留下来,也可以时时留意注意她们的动静,及时通报。

  但实际上,崔桓到了这里之后,才发现红巾军的机会究竟有多少。

  跟很多顽固派不同,大概因为江州商贸繁盛,本地人也沾染了几分商贾之气的缘故,崔桓并没有将加入红巾军这件事看作是令人避之不及的洪水猛兽。

  恰恰相反,他所秉持的理念是,只要一个人足够灵活机变,能够适应当地的规则,不管是在江州还是在红巾军,都能生活得很好。

  大部分人之所以畏惧红巾军,不过是不愿意改变,更不愿意去适应新的规则,只想留在原本的环境里。但崔桓并不拒绝这种挑战,更不会认为它就全然是坏的。

  何况现在他们也没有别的选择,打不过就加入,在崔桓看来,并不是一件可耻的事。

  所以他对红巾军的各种政策和事务,是抱持着积极的态度去了解的。而这一了解,他发现红巾军看似管理严格,但内部的风气又开放得令人吃惊。

  崔桓甚至有一种感觉,这里比江州更适合像他这样的人生存。

  当然,在红巾军的体系之中,他很难做到高官显贵,但……谁说一定要做官才有影响力?

  从前的朝代,“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所以想要出人头地,只能走这唯一的一条路。但是红巾军不同,这里每一条路都能走出去。

  要不是理智尚在,崔桓都想直接把家搬过来了。

  虽然暂时不能搬家,但是写信回去,叫家里以派人过来侍奉自己为由,选几个机灵懂事的子侄辈送过来,再择几个经验老道、能力出色的掌柜随行,却是不妨的。

  ……

  这个好消息传回江州,整个朝廷上下顿时大喜过望。

  虽然当时说得笃定,但这事是否能成,大家心里也都没底,如今计划顺利,自然是让他们大大松了一口气。

  也有人在心底暗笑红巾军迂阔,那明月霜没有决断,下面的人竟然也不拦阻,果然还是女流之辈,心慈手软。但这对他们没有任何坏处,自然也乐得如此。

  有这样一个邻居,江州可高枕无忧矣!

  当然,也并不是所有人都被这个好消息冲昏了头脑。这不过是缓兵之计,并不能彻底解决问题,就算江州每年都愿意送上大笔财富,也难保红巾军什么时候就要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