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3. 第123章 下一步 自然是江州。……

  难道是我还不够好吗?还是我对他们不够好?为什么圣人推崇的道德仁义,在这片土地上延绵了上千年的治世良方,却根本解决不了这样的困局?

  这个疑问存在他心里很久了,怎么都想不通,如今就想借机问问明月霜的看法。

  而明月霜也没有让他失望,给出了答案,“制度的缺陷,妄想用情义和道德来约束和弥补,怎么可能成功?”

  “制度的缺陷?”姬长恩一怔。

  他很少从这样的高度去看待事情,但是对于这些词语,倒是不算陌生——红巾军的报纸,天下还有人没看过吗?

  “是啊。”明月霜说,“这是中央集权和地方势力之间不可调和的矛盾。”

  朝廷和藩镇如此,皇室与世家如此,藩镇与部将,又何尝不是如此?

  俗话说,“心怀利器,杀心自起。”

  在武力操于人手的时候,就等于是上位者失去了主动权,想要靠仁义道德,或者恩情关系来维系彼此之间的和平,无异于是痴人说梦。

  姬长恩闻言,若有所思,“那难道要将军队收归中央吗?”

  光是想想,他自己就觉得那样做太荒唐了。

  众所周知,军队是用来戍边的——西州也好,楚州也罢,亦或是北边的凉州、云州,南边的江州,这些藩镇之所以是强藩,那都是为国戍守,一仗一仗打出来的。

  所以也难怪他们恃功而骄,毕竟这都是自家用命拼来的。

  但若将军队收归中央,边境又的安宁又如何维系?失去了四面的屏障,那中央朝廷的安稳也无从谈起。

  如果仅仅只将编制放在中央,军队仍然在地方,那就不过是一纸空文。

  “姬公见事极明。”明月霜说,“这样的办法,不过是饮鸩止渴。”

  盛世大唐结束之后,后来的宋明吸取它的经验,都采取了相同的“重文轻武”政策,而它们的结局,也是殊途同归——

  从此以后,因为中央集权,这片土地上再也没有出现魏晋南北朝和五代十国这种长期分裂、各自为君的局面。即便王朝更替,也会迅速一统。但与此同时,被打压到极致的军队,也无力应对草原异族的铁蹄。

  两次中原皇帝被草原民族俘虏,两次少数民族入主中原,都发生在这一时期。

  强固然不能江山永固,弱自然更是自寻死路。

  “重武轻文,会因为内部分裂而亡国。重文轻武,又会因为外部忧患而亡国。难道就没有一个办法,能平衡这文武之道吗?”姬长恩没有经历过明月霜所说的这些历史,仅仅只是听到她说出的假设,就让他忍不住着急起来,身体微微前倾,有些急切地追问。

  明月霜笑了,“一家一姓的王朝,还想千秋万代吗?”

  姬长恩又是一怔。

  红巾军……红巾军当然是不一样的,和任何一个一家一姓的王朝都不一样。即使姬长恩还没有看到她们的结局,但是这话从明月霜口中说出来,还是十分可信。

  她们在走另外一条路。

  一条从来没有人走过的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