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6. 良知 【有情节描写】他恐惧的是自己的……
��门上敲了三下。

  笃、笃、笃。

  主人公正准备后退一步,那张死寂的脸就贴上了门板,一颗爬着蛆虫的眼球对上了他的视线。

  李贤泰倒吸一口冷气,gr到这里偏偏给了一个大特写,即使他已经有了心理准备,却还是被这极富冲击力的画面吓了一跳。

  “gr老师的节奏还是这么厉害。”

  他刚才太过投入,差点以为和对方对上视线的是自己。

  和看起来十分小清新的标题不同,《给我的信》这部漫画反而是gr参赛的三部作品中恐怖画面最多的。

  就好像作者有意让他们和主人公一样,在这些诡异惊悚的幻觉中逐渐麻木。

  但回过神来的李贤泰又陷入了沉思之中,他似乎对这些幻觉的来源有所猜测了。

  邻居妻子身上的异常十分明显,以她作为主体的幻觉出现了很多次。李贤泰想了很久这究竟是因为什么,在刚刚一个年头突然出现在他的脑海中——也许,是因为愧疚。

  是的,就是愧疚。

  不论是看到对方被杀死,还是收到的那封信上所写的“你为什么不救我”,都是主人公愧疚的体现。

  李贤泰觉得那些可怕的场面也许并不全是幻觉,而是曾经发生过的记忆。

  主人公在机缘巧合之下目睹了邻居杀死妻子的全过程,却因为怯懦而没有做出任何举动,只是自己悄悄地逃走了。他虽然回到了家里,继续过着像以前一样的生活,但袖手旁观的愧疚却一直折磨着自己,直到他无法承受这种良心谴责而精神崩溃。

  他宁愿自己已经死了,用生命为曾经的过错赎罪。于是那些信出现了,每一封信都写给已死的自己,有亲人朋友的悼念,也有讨厌他的人发来的指责。

  李贤泰一直进入了一个误区,他以为主人公是因为那些信才逐渐崩溃,但从没想过或许因果是反过来的。

  叙述性诡计。

  李贤泰突然想到了这个词。

  他想过或许“活着”是幻觉,“邻居的妻子”是幻觉,“餐盘中的眼球是幻觉”,但偏偏没有想过信会是幻觉的一环。

  gr越来越模糊现实和幻觉的边界,让读者们对现在的叙事产生不信任的同时,也下意识地忽略了故事最初的线索。

  正因为执着于何为真实,何为幻想的答案,他才忽略了一种可能:或许从一开始就不存在真实与幻想的区别,一切都是幻觉,是一个巨大的谎言。

  想到这里,李贤泰睁大了眼睛。他忍不住倒回去翻看前面的情节,那些主人公的自白又有了新的解释。

  李贤泰从头到尾捋了一遍,越来越觉得他的猜想很有道理。

  没错,就是这样!

  虽然被gr老师耍了几乎整本书,但他能在结局之前反应过来,已经是相当不错的了。

  在自得了一会儿之后,李贤泰又有了更多的感触。

  即使在已经对幻觉麻木之后,主人公看到邻居妻子的幻觉时仍然会感到恐惧。

  他真正恐惧的是那张爬满蛆虫血肉模糊的脸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