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 262 疯狂弹劾
  第二百六十二章

  宋时,范文正公名号响彻天下。

  到了明时,获文正谥号的名臣有谢迁、李东阳等,能获这一谥号的,至少是深受帝王信重、于国家有功的官员。

  在柳贺看来,张居正的功劳必是值得一个“文正”谥号的,他不过是行事风格比旁的官员更高调些,对大明的功劳不必多说。

  柳贺在想,自己是否该进宫劝一劝天子。

  但这个年头刚刚生出,柳贺便立刻止住了。

  张居正一生如此骄傲,岂会容许自己连谥号都要靠争,天子愿给就给,不愿给,他一生的功绩,又岂是一个谥号能够掩盖的?

  若他知晓柳贺为他争取一个谥号如此费劲,恐怕还会责怪柳贺。

  早在他一意改革那日起,身前身后名已被他抛下了。

  柳贺去了张府。

  自张居正归乡后,张家几兄弟仍居住在张府,柳贺上门时,张嗣修正要与弟弟们一同返乡,张家兄弟一贯傲气,此时却露出了六神无主的模样。

  “几位年兄,节哀顺变。”柳贺道,“恩师必不愿见你们如此。”

  张嗣修强打起精神,回他道:“多谢阁老。”

  见他这副模样,柳贺眼眶也有些发红:“我不能再见恩师,还请年兄替我多看一眼,尽些孝心。”

  升为阁臣后,柳贺甚少有情绪外放的时候,此时却怎么也难以忍住。

  张嗣修也不由想起张居正还在世时的种种,嗓子沙哑道:“家父在世时便十分挂念阁老,常常在我们兄弟面前夸赞阁老,家父身子一贯不太好,我们兄弟也有了准备,阁老不必伤心,仍要以朝事为重。”

  待柳贺送了行,张嗣修、张懋修及张简修都踏上了归乡之途。

  ……

  对张居正该用什么谥号,朝中议论仍是纷纷。

  文官的谥号,文正为最上选,之后有文成、文忠等,武官谥号以武开头,有武忠、武勇等,俞大猷的谥号便是武襄。

  为了叫天子避选文正这个谥号,有官员将张居正为官的种种错处列了出来,他们并未直言张居正不该谥“文正”,却提前设好了限制。

  作为当朝首辅,张四维上疏称,张居正之谥号,用文定为最佳,他洋洋洒洒写了数百字,讲张居正定国安邦之功,将张居正吹得前无古人后无来者。

  柳贺听得心头火起。

  大明文臣的谥号顺序,先是文正,再是文成,之后是文忠、文端、文定等,文定这个谥号给别的官员倒也不错,毕竟文官能得谥号者只是少数。

  可张居正为国创下的功劳,当真只配得上一个“文定”吗?

  张四维之心,路人皆知。

  何况张四维居于首辅之位,竟就不怕后来人评说,他眼下在天子面前要给张居正一个低低的谥号,难道就不担心日后朝臣们给他谋一个文庄、文顺吗?

  柳贺思虑了一阵,还是给天子上了封密揭,他在其中表明了自己的态度——请天子考虑到张居正这许多年为国、为民所谋之事,给他一个公正的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