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6章 226 漏掉了
��廷才对,可到现在,柳贺回乡已有一年,却仍是乡居,没有一点返回朝堂的迹象。

  一年的时间已经足够长了。

  “柳泽远仍是去田间?”

  镇江知府林应雷听着手下禀报,眉头紧锁道:“他既非官身,本府农事如何与他不相干,本官反因此忧心忡忡。”

  “着人去他府上说一声,他既归闲在家,府中事就无需他操心了。”

  “府台,此举恐怕会得罪柳泽远。”林应雷手下师爷劝说道,“此人年方三十,未必没有翻身之日,此人归乡一年府台都忍得,何不再多忍几日?”

  另一位师爷也道:“府台应当也听说过柳泽远在扬州时的情景,他是当代文宗,心胸又不宽广,这般人府台无需讨好,但也不必得罪了。”

  林应雷想想也觉得有道理:“便忍他几日。”

  他十分疑惑:“柳泽远年少气盛,在京中颇受张相器重,为何张相就任其赋闲在家,莫非他日后都不打算起用柳泽远了?”

  “只怕是时机未到吧。”师爷道,“柳泽远在乡这一年也有贤名,本府重建府学,他出力甚多,且他与南京礼部、南监都交好,前几日大宗师来本府,还特意到他府上拜访。”

  林应雷不由感慨:“科第之差,差距何止万分?本官当年若是二甲,也不会在知府位上熬了这么多年。”

  “他柳泽远一中进士便入了翰林院,二年未满便晋为天子师,与众阁老、部堂、翰林相交,如我等外官进京时,想去人家府上探路都寻不到门道。”

  林应雷所说的是官场上的实情,他能这般说,两位师爷却不好附和,只得编了两句话搪塞过去。

  林应雷是嘉靖三十五年进士,柳贺是隆庆五年进士,柳贺入官场比他晚了十五年,品阶却比他高了一级,论官位的含金量,柳贺这礼部右侍郎堪比应天、凤阳巡抚。

  ……

  柳贺久不至京城,官场众人似乎也忘了他的姓名,然而过了夏日,到八月时,礼部尚书潘晟被加封为太子太保,太子太保虽为虚衔,却是堂堂从一品官。

  潘晟嘉靖二十年便入仕,彼时许多官员都靠写青词得蒙帝宠,潘晟虽为榜眼,却不愿媚上封官,直至今日才升至为官生涯的巅峰。

  隆庆朝起的阁臣中,除高拱外,其余资历均不如潘晟。

  然而潘晟这太子少保刚加封一月,他竟以归乡心切的缘由返乡了!

  满朝文武皆是愕然。

  可潘晟说跑就跑,他归乡的心情竟比柳贺请假时还要迫切。

  众官员:“……”

  仔细想想,隆庆年时潘晟已经跑路过一回了。

  潘晟走了,他的礼部尚书之位却空了出来。

  到这个时候,礼部尚书空置可谓意味深长。

  申时行府上,申时行与手下道:“潘新昌此次返乡,诸位看,可有元辅的手笔?”

  “应当不会。”手下道,“元辅与潘新昌关系一贯紧密,纵是想迎柳泽远入阁,应当也不会令潘新昌去位。”

  张居正这人对盟友还是十分照顾的,潘晟位高权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