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第 51 章
场地。

  当然了,这些合作都不是无偿的——租借场地嘛,肯定是要付钱的。

  而且这么多人都去侯寨村参加活动,也能带动当地其他消费嘛。

  至于大家是不是想趁着侯寨村现在名气大,想趁机蹭一波流量,一次性完成全年宣传任务?这个……大家都是身上背着年度kpi的社畜,懂的都懂?

  就这样,莫名其妙的,卫昇一场夜市直播,突然又把侯寨村变成了全县热门打卡点。

  县教体局更猛,为了方便以后长期借用场地,居然拨款帮助侯寨村,把村委前面那块地做了路面硬化。

  文化局也紧跟着出手了——光有一块空地,显得不够体面呀,像他们文化系统,有时候办个晚会什么的,没有主舞台怎么行?

  于是,侯寨村村委前面,又多了一个“乡村大舞台”!

  旅游局一看也急了,乡村旅游这可是他们部门的主场啊,你们一个个的居然在我们部门主场上蹿下跳,是不是太不讲武德了?

  不行!他们旅游局也必须拥有姓名!

  于是,很快,侯寨村正式作为全县“新晋网红旅游景点”,被县旅游局紧急纳入了全县乡村旅游推荐线路名录。

  别小看这份名录。

  这几年全国各地都在大力发展旅游业,县旅游局每年在推广上都是很舍得花钱的。就拿这份推荐名录来说,每年旅游局都会一口气印它几十万份!

  县内所有的景区入口、各大酒店民宿农家乐,还有客运站、高铁站等等,全部都陈列上!确保游客人手一册,翻翻手册就能找到任何想去的景点。

  所以说,进了旅游局的推荐景点名录,就等于是有官方背书的“本地知名景点”了。别说租借场地赚场地费,就是哪天围墙一圈,直接收门票,也不是不可能的事情。

  不过,在卫昇的启发下,村委决定还是暂时不要收什么门票了。

  他们侯寨村既没有什么名山大川,也没有什么名人故居,就这么一条河,几座毛竹山,哪来的脸收人家门票?

  还是卫昇说得对,人家杭州西湖那么有名的景区都不收门票,每年光是靠游客消费都能赚得盆满钵满的,何必目光短浅,为了收那三瓜两枣的门票钱,把游客拦在外头呢?

  侯天保坚信“有舍才有得”!

  于是,在他担任村长的往后许多年里,哪怕来侯寨村旅游的游客多得需要限号预约,整个侯寨村也没有变成那种需要买门票才能进去的旅游景区。

  可是,神奇的是,越是不要门票,来侯寨村旅游的人反而越来越多!

  渐渐的,村里的年轻人攒下一笔钱,翻新了自家的老宅,做起了民宿和农家乐,手艺好的,干脆在家里开了个土菜馆!

  赶上旅游旺季的时候,土菜馆一顿饭就要翻好几次台,据说一个月的净利润就有十来万!

  老人们也不闲着,搬个小板凳,在自家门口摆摊,卖点土特产、饮料、冰棍、烧饼什么的,旺季的时候,这么一个小小的摊子,一个月也能赚个一两万块钱。

  至于像侯朋飞这样,一开始就在村里搞特色产业的,现在更是成了远近闻名的“乡镇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