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第 19 章
��斤。

  各种竹编工艺品,按照大小和卖相,还有花纹的精美程度,价格从几元钱到几十元钱不等。

  卫昇还自己掏钱,从老乡家里收了一些老物件,什么老木头做的摇篮啦,烧煤油的马灯啦,棕毛编织的蓑衣啦之类的。

  还俏皮地对着镜头表示,待会儿要是直播间卖不掉,他就带回去收藏,绝对不会让单位承担这笔损失的。

  导演简直无语了。

  他们电视台难道还差这千把块钱不成?

  卫昇你敢不敢对着观众说实话,这些老物件你拿回去,到底是打算自己收藏,还是打算转手卖出去?

  考虑到节目效果,卫昇把节目组批给他们的两万块钱“创业基金”花出去之后,这个临时收购点就暂停了。

  后面赶来的乡亲们失望极了。

  卫昇这边的收购价,比他们镇上还高一点呢。

  最关键的是不用他们花钱坐车去镇上,直接在村里收,多方便啊!

  看到村民们沧桑的脸上写满了失望,观众们也跟着揪心起来。

  弹幕瞬间密集起来。

  无数观众表示,让节目组把这些老乡们的土特产也收了,到时候拿到直播间去卖,他们肯定会去买的!

  “这个价钱,就算是加上包装和快递费,也很划算啊!”

  “我在其他直播间买的笋干,有一半都是老的不能吃,这里的笋干,又便宜,卖相又好,就算一斤再加价二十块钱,也根本不愁卖好吗?”

  “节目组别装死了,赶紧拿钱把老乡们的东西买下来!我先预定两百个土鸡蛋!”

  “能预定吗?那我要两只老母鸡、两只鸭子、两百个鸡蛋,正好婆家娘家各一半!谁也别说我偏心哈哈~”

  “我我我!预定十斤腊肉!还有刚才那个农家自制红薯粉丝,给我留二十斤!”

  ……

  好好的综艺节目,楞是被弹幕给歪楼成了农产品订购会!

  只可惜,这档节目不是直播是录播,哪怕观众们在弹幕里把嗓子都喊哑了,也不可能穿越回到几天前,掐着导演的脖子,威胁节目组把老乡们的东西都买下来。

  只是,让观众们没想到的是,就在他们以为嘉宾们要按照节目组定好的脚本、拒绝收购的时候,卫昇居然答应了!

  不过他没有带现金,村里好多老人家也不用手机支付,于是,众目睽睽之下,就看到卫昇熟练地从背包里拿了一叠收据和一个大红色印章出来。

  “乡亲们要是相信我们,也可以先把家里的土特产卖到我这里。”

  “我给大家打个收据,等节目录完之后,我让人送钱过来。”

  “反正我们电视台就在省城,跑也跑不掉!”

  “这是我的工作证,也可以先押在村里,跑的了和尚跑不了庙,咱那么大一个电视台,难道还会为了这千把块钱跑了不成?”

  导演≈ap;ap;制片人:“……”

  怎么突然有种被人强行担保贷款的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