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 【番外二】十四岁的天才汉和帝(精修)^^……
r />
  听到这话的众人满头黑线:“这些人是完全不懂的什么叫做以史为鉴是吧?”

  一个十几岁的孩子都懂得以史为鉴,这人不懂?

  历史上飞扬跋扈的外戚或者权臣哪个不是死地很惨,不是被这任皇帝反杀就是被下任皇帝所杀,要么就是导致乱世被敌人砍死。

  谁得善终?

  【苦心经营之下,蛰伏了做了三年‘傀儡皇帝’的汉和帝,在登基的第三年开始了他的行动。】

  众人搓手期待,期待这幼帝的操作。

  【灭杀行动的铺垫是在永元三年。

  正月,十三岁的刘肇加元服行冠礼,尚书仆射乐恢疏反对外戚干政,被窦宪威逼服毒1。

  其后,尚书仆射郅寿上书弹劾窦宪骄纵,并试图拿出王莽篡汉之事试图让百官们引以为戒,可惜最后也被逼自杀1。

  此后,群臣惊恐,谄媚者更迎窦氏,正直者如三公大司徒袁安常则为此呜咽流涕1。】

  “此番操作一下子就能辩明忠奸,可直接避开谄媚者,正直为国者对窦氏更厌恶,方便纳为己用。”刘彻嘴角扬起。

  “父皇,可是以为此二人之死乃汉和帝主导?”小刘据提出这个问题。

  对这个问题刘彻并不认同:“皇帝行冠礼,正直为国者会请求窦氏还政于君是为忠臣之道。无需汉和帝主导。”

  小刘据焕然大悟:“原来如此,那儿臣明白了,难怪汉和帝要在永元三年动手,他刚行冠礼就有臣子死谏要还政于君,那等他稍大窦氏定难做住,或许还会谋害汉和帝,还新幼主。”他原先还想为何要着急在登基三年之后动手,原来原因在此。

  刘彻摸了摸刘据的小脑袋:“据儿垂髫之龄就能举一反三,真聪慧。”

  小家伙扬起大大的笑,领着刘彻继续看汉和帝接下去的操作:“这个和帝看着也很聪慧,真厉害。”

  刘彻认同,确实厉害,十三岁的孩子能做这么多。

  【刘肇深谙人心,开始了他真正的猎杀行动。

  永元三年十月,行幸长安,下诏寻高祖功臣萧何、曹参的近亲,让他们继承封地,以此暗示群臣效仿二位功臣1。

  十一月,祭祀汉高祖刘邦等西汉十一陵才返回京师洛阳,借此宣他正统皇帝之位。

  永元四年六月,大司徒丁鸿借发生日食上书暗示刘肇发动政变。

  十几天后,刘肇以“到白虎观讲经”为由,带着亲信移驾北宫章德殿,

  并让丁鸿任三公之首的太尉,同时兼任卫尉,统领宫中禁军,控制南宫、北宫。

  最后关闭城门,杀窦氏亲信郭璜、郭举、邓叠、邓磊等人成功夺中央管控权。收窦宪的大将军印信绶带,改封冠军侯,等他们到封地后勒令自杀1。

  自此,虚岁仅十四岁的少年天子刘肇成功夺回政权!】1

  【汉和帝在铲除窦宪、窦笃、窦景之后,直接就把窦氏势力的依附分子‘皆免归故郡’、‘皆坐免官’,稳定东汉政权,让濒危的皇权重新加强1。

  怎么说呢,历史的神奇就在于我们能够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