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赤道一年三次熟,一熟亩产四百斤》^^……
  “还得具有其他优势?”

  众人想起仙幕曾说让百越之地一年三熟亩产四百斤的社会环境与生物环境,一个个更加专注于仙幕说的内容,准备跟着仙幕的话一步步了解。

  比起只看结果,他们更为喜欢跟着仙幕一起推衍,从起因经过到结果都了解一遍。

  他们不知道这仙幕从何而来,也不知道这仙幕何时会走,能够做的只有趁祂还在之时认真一点,再认真一点,以求学习到更多的东西。

  等仙幕如同来时一般消失之后,他们也能够凭借学到的东西继续摸索前进。只不过与看到仙幕以前不同的是他们拥有了更先进的知识,更准确的方向。

  身为巨人的他们也能够站在后世的肩膀上前行。

  他们不再是前方不知正确方向在哪里的孤独者。

  【除了太阳带来的热量优势,百越要想亩产四百斤,还得具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优势——降雨。

  热量加降雨,共同组成了一个词。

  这个词叫做气候。】

  “气候?”墨家中有小子发出疑问。

  “《六节藏象论》中言五日谓之候,三候为一气,这气候一词应当是指代二十四气,七十二候。”许弄凝眉思考道。

  “对对对,热量加降雨成气候,‘气候’或许与物候历同一意思,类似桃始华、萍始生。”农家人如饥似渴,脑袋一刻不停地思考着仙幕说出的内容,生怕一刻疏忽就会跟不上视频的思路。

  秦始皇也目不斜视地看着屏幕。

  他倒是第一次听说降水家热量为气候。

  不过第一次知道这个并不稀奇,他不也第一次知道他的大秦非‘中’国,而仅仅是一个需要扩充领土才能变为国土面积第一的‘小’国。

  秦始皇觉得百越应当在具备热量优势的同时具备降雨的优势,不具备仙幕就不会单独提出来了。

  但若是能知道它为何具备的内外因当然是最好不过,这可是五千年发展的成果。他秦始皇要保证大秦万世永昌,那就应该从一开始就知晓并且利用好,利在当下与千秋。

  站在后世之人的肩膀上就是好。秦始皇再次在心中感叹。

  【百越位于北回归线附近,但北回归线旁边最经常出现的就是热带沙漠气候。】

  【因为北回归线附近受大气环流中的副热带高气压带的控制,盛行下沉气流,温度升高,难以形成降雨,沙漠最喜欢在这里定居。】[1]

  仙幕上,拥有一大片颜色各异的图被放了出来。

  这副图像一出来,直接让秦始皇心中一跳。

  被仙幕标注为北回归线的那条长线穿过很多陆地,小小的大秦版块被包裹在其中极为不显眼。

  那些陆地所拥有的色块不一样,被仙幕叫做北回归线的线条穿过的最大色块就是左边三角形大陆上标注的热带沙漠气候。

  “热带沙漠气候?看来光有热量并非好事,直接把那三角形大陆热变成沙漠。”

  不过这是一直如此?还是沧海桑田变化造成的沙漠或许大秦的未来也会迎来沙漠?秦始皇想到贫瘠的西北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