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5. 府试第二 真实身份

  别的不说,通过这两回考试他已经察觉出来了,本朝开国以来实行过哪些政策,哪些成功了,为何成功的,由谁主持的,谁在后面推动,哪个利益集团由此占据上风,产生了何种利弊,至今仍发挥着何等作用等等,这些东西没有任何一本书里会记载。

  府试涉及到这方面的内容,他有办法巧妙避开,但到后面的会试殿试,就不是避而不谈能解决问题的。

  夏大人见他真的明白,又将信往秋东跟前推了推:

  “这是并州书院的举荐信,待院试之后去书院安稳读几年书,于你而言有百利无一害。”

  这位萍水相逢的年轻大人对秋东的实力着实自信,笃定秋东几月后能顺利过院试拿到秀才功名。毕竟并州书院那种地方,可不收小小童生做学生。

  秋东细细把玩手中书信,一缕轻风吹起发梢,遮住了他若有所思的眼。

  远处,已经上了马车的夏家主仆二人中,小厮好奇询问:

  “老爷,您为何对那谷姓书生另眼相待?咱们并州书院内与他一般年岁,学识远在他之上多如牛毛。”

  夏大人听着外面小贩叫卖声,思绪飘到了很远的地方。

  那双眼睛,真是像极了一位故人。

  秋东再去书肆的时候,钱老板正送客人出门,见着秋东很是欢喜的塞了一把麦芽糖给他:

  “来来,沾点喜气!我那李老哥家里预备嫁女儿,婚事就定在最近,提前送来了喜糖!”

  正是秋东帮着抄写启蒙韵律那家。

  说到这儿,钱老板猛然想起什么,自知失言,轻轻往嘴巴上打了两下,将递到半路的糖又拿回去,尴尬道:

  “瞧我这张嘴,真是甚么胡话都往外说,老糊涂了真是老糊涂了,谷小哥你见谅!”

  秋东被这一提醒才明白:

  “莫非李老爷的亲家,正是乌家?”

  可不是!

  钱老板心说今儿也不知怎的,净是说些三不着两的话,哪壶不开提哪壶!

  秋东笑的很无所谓,他跟乌家说仇恨那真算不上,顶多往后老死不相往来便是最好的状态。

  可这个愿望对秋东而言,也是极难实现的。

  又两日后,府试放榜。

  秋东一早起来先去街上吃了碗小馄饨,溜溜达达去天桥下摆摊,打算等午时休息空隙再去瞅一眼,确定他榜上有名就行。

  结果他这头淡定的过分,乌家那边一大早,距离放榜还有一个时辰的时候,便早早打发了下人去衙门口守着。

  且这回乌老爷和乌夫人特意交代了,不仅要仔细查看自家大少爷的成绩,还得认真瞧好了管事谷陶家那个被放了身契的小子谷秋东的排名。

  被打发去看榜的仆人听老爷和夫人说管事谷陶家的小子也参加了府试时的表情,茫然中带着震惊,震惊中带着“我可能还没睡醒”的迷茫,二话没说当场狠狠拧了一块儿大腿肉,痛的嗷呜一声叫出来,被老爷嫌弃的赶出来。

  才恍恍惚惚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

  夭寿啦,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