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 厉害了爹 三个请求
  “打发人将我搁在书房桌上的东西取来,要快!”

  马车缓缓开动,秋东如此吩咐车夫。

  顾长安不知道父亲让人去取了什么东西,莫名有种接下来要发生他想都不敢想的大事的感觉,不安的挪动位置。

  车帘放下,马车内光线昏暗,秋东却清晰的将孩子的表情动作尽收眼底,忽然出声问:

  “事已至此,你觉得是何原因?”

  顾长安这些时日经常思考这个问题,可他总是不得其解。

  是太子被小人蒙骗了吗?那蒙骗太子的小人是谁呢?是冯家吗?

  可他和冯兄算得上自幼一道长大,对对方的人品不说有十成十的信心,七八分总是有的,对方绝做不出恬不知耻蒙骗好友,拿家中已有婚约的姊妹去魅惑太子的事。

  那是冯家姑娘自作主张?可一个无权无势甚至连宅院都不能轻易出入的弱女子,是如何接触到太子,并得到太子的欣赏的呢?若她真有这份能耐,冯家也不至于落魄到那种地步!

  若说有人暗中助她,理由是什么呢?

  若说太子因为某种原因主动看上她,那就更该低调的将事情处理了,以免连累太子名声,而不是闹的满城风雨,这于太子并无益处。

  事情就像一团乱麻,让才十九岁的顾长安总也理不出头绪。

  他将自己的疑惑说于父亲听。

  秋东却并未从正面回答他的问题,撩起车帘,街上熙熙攘攘的人群在眼前一闪而过,他指着那些穿着带补丁衣裳,面色憔悴的人道:

  “咱们于皇家而言,就跟那些人于咱们而言一般,皆是随手就能捏死的蝼蚁。要说此次风波来势汹汹,几乎将整个保山伯府淹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保山伯府在京中并无根基。”

  秋东他爹,也就是老伯爷顾铁柱,原是一个大字不识的猎户,因缘巧合之下救了受伤的先帝,最后得以加封保山伯。

  然而老爷子是个再实诚不过的憨厚性子,即便一瞬间实现了从猎户到伯爷的飞跃式跨越,走上了人生巅峰,依然紧守本心,和老妻两人关起门过日子,并不热衷交际,规规矩矩拿着宫里的赏赐和俸禄,在京郊置办了田产,把自己活成了田家翁。

  知足常乐的很,一顿饭三菜一汤,有荤有素,白日带人下地种粮,夜间睡的踏实安稳。

  即便京中勋贵人家觉得这夫妻二人粗鄙不堪,耻与他们为伍,隐隐将保山伯府排挤出京城勋贵圈子,两人也不以为意,依然埋头过自己的日子。

  两人一生只育有一子,乳名“猪崽儿”,到了进学的年纪,郑重的请先生帮忙取了“秋东”为名。

  欢欢喜喜送孩子去上学,旁人家都请甚么名师大儒教导孩子,望子成龙,老伯爷两口子对眼下的日子再满意没有了,压根儿没想过让孩子出将入相,只想叫孩子识得几个字,不做睁眼瞎,不会被人骗了去就行。

  孩子将来继承了当爹的爵位,有朝廷的俸禄,有衷心的老仆,有圣人赏赐的宅子,还有他们夫妻这些年置办的田产,一辈子衣食无忧,就是他们希望孩子能过上的最好的日子,是顾家祖坟冒青烟,老祖宗保佑的结果。

  顾秋东在这般父母的影响下,活的非常咸鱼,性情温和,为人憨厚老实,不争不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