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 第十九章 “你看,时间刚刚好。”……
��爱的其实是文学作品拍成的电影。算是挺小众的爱好,所以,即便是跟两个闺蜜,她们看电影也看不到一块去。

  向茗说她心底住了个小女孩,这点她不否认。

  余笙不欲多说,又是几分钟的安静。

  “我书房的dvd你想看的时候可以拿,不必知会我。”陆衍提起上次她问的dvd。

  这让余笙欣喜:“谢谢。”

  陆衍没有回应,只给她用果叉叉了块雪梨。

  随着剧情进入,两人渐渐放轻松,偶尔还能交流两句。

  话题被陆衍不动声色引导到上回中断的“后来”,余笙心里想着别关注别问,好奇心依旧被勾起,她放弃挣扎,“后来呢?”

  她转头定定看他,眼神很好懂,是好奇,也有那么一点期待。

  陆衍觉得怪生动,怪可爱的。

  “后来,刺激够了就想踏实地生活。”他特别认真一句。

  余笙怔住,头顶全是小问号。

  就这?

  踏实地生活。

  她愣了几秒,忽然笑开。就像是领证第一个月,他们共享同一桶泡面,气氛彻底破冰。

  “之前就不是踏实地生活了?”她开玩笑。

  陆衍顺着说:“半空滑伞,确实不能脚踏实地。”

  余笙没想到他还有点冷幽默,又笑了笑。

  他顺势问起她,她思索片刻。她的生活更枯燥,连“疯”的机会都不可能有,“我没什么好说的,按部就班考大学,哥大毕业继续读书,毕业回国进余氏教育。”

  一句话就能说完。

  陆衍看着她的侧脸,她半低着头,坐姿优雅,天鹅颈的弧度美被她展现得淋漓尽致。这是她刻在骨子里的教养,没有一点做作,但同样也显示了她在他身旁的拘谨。

  哪怕上一秒他们还在说笑,她也依然放不开。

  他目光顿住,有些话自然脱口,“哥大的三明治挺好吃的。”

  余笙也这么觉得,国外的饮食跟国内完全不一样,只有哥大的三明治是她连吃不腻的,但她的关注点是:“你去过哥大?”

  陆衍履历漂亮,不过,她记得他不是哥大毕业的。

  “18年去过一次。”他意有所指。

  余笙无意识掐了下掌心:“什么时候?”这话问得冲动,她松开手补救问,“参加活动?”

  陆衍点点头,注视她的黑眸里映着细碎的光,“18年5月,跟合伙人参加一个宣讲活动。”

  余笙蓦地想起180520。

  每年的五月,他们学校确实有不少讲座和活动,但未必是520那天。

  陆衍不知道自己的暗示够不够,打算更进一步,被她的手机铃声打断。

  没有备注的陌生号,余笙接起,却是广告推销,“不需要,谢谢。”

  她挂断,迟疑要不要追问。

  陆衍遥控器点了一下,取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