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七岁的夏天
抓着打探消息的太监问。

  “起了起了。”小太监赶忙带着讨好的笑回答道,“咱们三阿哥最是用功,早早就起来温书了呢。”

  “那就好,那就好。”荣妃一边呢喃,一边松开他,“本宫有些乏了,先小憩一会儿。记得巳时喊本宫起来,若是错过了给三阿哥做点心,唯你们是问!”

  “嗻。”

  生活在西花园里的小阿哥们虽然各个都比寻常人家的宝宝敏感许多,但他们还没有到母妃们那样修炼成精的地步。除了大阿哥和太子的矛盾已经浮出水面,底下的小弟弟们所面临的最主要的压力还是来自每天的功课。

  今儿上课的是顾八代,典型的汉化满人,改了汉姓不说,还说得一嘴汉语。不过徐元梦那种体弱书生不一样,顾八代世袭军职,武力值满点。按理说这么个征讨过三藩的将领不该来教皇子写字,但谁让满洲内部的文化人稀缺呢?得,走马上任吧您嘞。

  不够资格教太子,那教小阿哥写字还是干得来的吧。正好来个满汉双语教学,融会贯通一举两得。

  往常顾八代主要带三阿哥和四阿哥两个年纪相仿的小学生,学习进度已经进入到抄《四书》的阶段了。如今天降一个七岁的八阿哥,师傅自然要先摸摸底。

  “八阿哥都学到哪了呀?”顾八代笑眯眯地问,他跟那些动辄下跪磕头的汉文师傅不一样,许是有军功傍身,因此显得更加随意。

  八阿哥乖乖递出自己昨天的作业,抄写的是《大学》中的《诚意》篇,不长,从“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开始到“君子必慎其独也”,共一百零五字。

  四尺宣纸被划成七公分乘七公分的小格,刚好一张宣纸上能写一遍,清清爽爽漂漂亮亮的大楷。与旁的皇子学方方正正的“颜柳”不同,他学的欧阳询的“欧体”,自有一种飘逸险峻。

  如此这般的宣纸,一沓一共十五张,水平发挥异常稳定。

  “好字!”顾八代欣赏了一番,然后调侃道,“八阿哥自己写的吗?”

  小八点点头:“也没人能捉刀啊。”

  他的情况特殊,早早在宫外行走,身边的名额都被侍卫和习武的太监占去了,并没有伴读一类的小男孩陪他一起读书玩耍。

  看在兄弟们眼里,就是觉得八阿哥生母出身低微,因而尤其显得孤单无助又可怜。顾八代也是这么想的,闻言就皱了眉,但是这些皇阿哥各人有各人的缘法,并不是他一个小小的尚书房打工仔能置喙的。

  “既然抄了数遍,可是能背诵了?”

  小八一脸如临大敌:“大概吧。”

  他的表情逗笑了三阿哥和四阿哥。这个弟弟偏爱旁门左道,对四书五经并不感冒,这差不多是兄弟中人尽皆知的了。

  顾八代拿卷起的书卷拍拍桌面,摆出一副听大戏的模样:“背来听听。”

  胤禩见逃不过,只好背诵起来。他是成年人了,自然不会背不下区区一百字的东西。不过兴趣点没点在这上头,那自然就成了一种折磨。

  “这不挺好的吗?”顾八代看着委屈巴巴的小阿哥,鼓励道,“可知道什么意思?”

  八阿哥摇摇头,随即小脾气就上来了:“没人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