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课
  李晓诗的咬字深受语文老师熏陶,可她年纪在这儿放着,读起书起来有种这个年纪学生们朗诵的通病:过于感情充沛。

  读史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不过历史课本本就和史书不太一样,再加上用读诗的抑扬顿挫语气来读,自然而然有种微妙的违和感。不过也正因为如此,才冲淡了那种大多数现代人读历史的“轻浮”。

  李晓诗坐得板正:“夏朝的建立与‘家天下’。约公元前2070年,禹建立夏王朝。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王朝5。”

  禹盯着天幕:这点儿听过了,继续!

  “禹在位时,征服南方三苗,在阳城修建城池,制定各种制度……”

  夏朝众人纷纷点头。

  没错,这就是他们的功绩。

  “……社会生产有了很大发展,阶级分化愈加严重。”

  夏朝人挠头。

  虽然是这么回事,但是怎么感觉后边的半句不是什么好话?

  李晓诗:“禹最初想传位于伯益——”

  禹竖起耳朵。

  连这个都知道,那肯定是天上的神仙。

  “——但是禹的儿子启凭借强大的势力,在禹死后继承了他的位置。从此,世袭制代替禅让制6。”

  禹诧异地看向自己身边的儿子。

  启眨巴眨巴眼,也看向他。

  禹:……

  真没想到。

  李晓诗:“夏朝建立了军队,制定刑法,设置监狱,此外还制定了历法,称为‘夏历’……出土了用于祭祀的精美玉器和乐器,成套的青铜酒器,镶嵌绿松石的铜牌……7”

  “夏朝经过400多年,到夏王桀在位时期,国力衰弱。桀不修德行,统治残暴,用武力伤害百姓,引起民众的反抗8。”

  夏朝众人本身在你看我我看你,默契地沉默着,谁也没有先提起“世袭制”这个概念,直到李晓诗说出这段话,他们才如同刚刚听到天幕的声音一样,震惊地看向天上女童。

  “四百多年?王,我们王朝延续了四百多年!”

  “桀?是他葬送了我们大夏吗?”

  “不修德行,统治残暴……唉!”

  “……”

  从头到尾没人提起“世袭制”,也没人提起被抢了位置的伯益,启笑眯眯看着,没加入讨论,但他的心里已然激荡无比。

  父亲之后,夏朝在他的子孙后代中延续了四百余年!

  他是有为之君!

  秦。

  阿房宫已经被收了起来,灯没有一直开着,因为扶苏公子说了,这灯亮起应该是需要消耗一种资源的,类似灯油——那个圆圆的小片,其中原理暂且不得而知,如果一直亮着,怕是等“灯油”耗干,就再也不会亮了。

  众人都拢着袖子观看殿内缩小了不少的天幕。

  听到夏的四百多年,嬴政长眉微抬。

  李斯十分懂事:“区区四百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