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6.第一百零七章 时空交错
�的项目,一就是孔佑。

  作为‘成年人’,早就不用一选一的姜南柯,把两个让自己有兴趣的事和人合并在一起,都放在身边,鱼和熊掌都要。

  《熔炉》杀青的隔天,孔佑宿醉都没醒就接到了前辈的电话,前辈问他怎么迟到了,孔佑一脸懵,我们约了要见面吗?

  “你忘了?”姜南柯失笑,“喝醉断片了?昨天不是讲好跟我一起见发行方的吗?”

  确实断片了的孔佑努力回忆,“电影刚杀青,我们就去见cj的人是不是太快了?”

  “不是见《熔炉》的发行方,是见我的电影的发行方,见new的人,”姜南柯看他是忘得一干一净,从头跟他讲。

  昨天酒局的后半段,姜南柯跟孔佑热聊,聊的是‘素媛’,孔佑越听越不忿,姜南柯说她今天要来见发行方,孔佑秒回我也去,双方就这么约定了。结果孔佑喝断片,迟到了。

  等孔佑收拾好自己,尽可能快速的抵达new时,会议已经结束,制作人姜南柯和发行方代表制作人已经友好的‘掐过一架’了。

  本来姜南柯是大老板,底下的员工是不会跟老板起争执的,老板想干嘛就干嘛呗。本来姜南柯第一次当制作人,还想找金权泽负责发行呢,但金权泽看过剧本后,询问姜南柯想以什么模式发行,得到答案的隔天就把朴长日介绍给姜南柯,因为后者更符合姜南柯的诉求。

  朴长日在小众领域是极其有名的制作人,而小众是指,真人真事改编的犯罪题材案件。比如奉俊昊的《杀人回忆》就是这位发行的,这人还是金权泽从cj高价挖来的人才。

  但这位在圈子里的名声毁誉参半,夸他的人都说这位商业运营能力非常棒,贬低的点不在于他发行的能力,而是他为了能更好的发行电影,会走极端。

  基于朴长日擅长题材的特殊性,犯罪电影都是有受害人的。还是以《杀人回忆》举例,这部片子的原型是个悬案,直到影片上映都没有抓到凶手。相当于想要了解案件内情,除了去询问当时负责案件的检察官和jing察之外,就只有受害者家属才知晓外人所不知的内情。

  相对应的,在电影上线开始宣传时,除了案件本身是悬案这个点能大做文章之外,受害者家属这些年都在做什么,也变成了发行方为电影炒话题的有利之处。彼时‘杀人回忆’上线,几乎案件相关所有受害者的家属,都收到了媒体的大面积关注,对他们的日常生活造成了不可避免的影响。

  换句话说,朴长日极其擅长吃人血馒头。

  《素媛》的题材极其特殊,‘素媛案’的受害者家属都非常特殊。

  案件本身在案发的当年也有不小的媒体关注度,受害者的家庭就是个普通家庭,而孩子受了太重的伤,光是医疗费就让这个家庭入不敷出。加害者也不是什么有钱人家,他们也赔不出那么大一笔钱来,何况当时案件还在审,钱财得等审完才有赔偿。

  这导致受害者家属迫于无奈向社会求助,媒体曝光了事件,无数民众自发为这个家庭捐款,协助他们从黑暗里走出来。

  事件变成了电影,电影要发行,朴长日的计划就是利用民众的善心拉高电影的话题度,进而推动票房。

  姜南柯和这位最核心的矛盾点在于,她不想打扰受害者家属,至少尽可能的不要打扰他们。但朴长日的态度是,让老板不要那么天真,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