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再度投票出新人!
还补充道,如果是钱不凑手,家里可以给你们添一些,还是建议你们房子买在首尔。

  这又是一个很现实也很琐碎的矛盾,在新郎的视角里,他并没有听到新娘说卫星城有什么不好,他听到的是新娘不想他日后每个工作日都要往返一个多小时在家和公司,那太辛苦了。平时还好,碰上加班,碰上堵车,早早就要出发,迟迟才会归家,太辛苦了。

  新郎认为新娘考虑很有道理,他也不想那么辛苦,还是数十年如一日的辛苦。尤其是在他们有次赶在晚高峰的点出门吃饭,车在路上一堵就是半小时动都不动,车道两旁刺耳的喇叭声,伴随着新娘轻声诉说的担忧,新郎就去跟爸妈说了,他想把房子买在市区,钱不够就拉长贷款期限,他已经拿到了聘书,未来还会升职,薪资会涨,贷款不会还不起。

  再者说,小妻子家里还愿意出钱付一半的首付呢。

  看到这,李在镕把剧本反扣在桌上,点了根烟,他需要缓一缓,询问创作者,“新娘家里出一半的钱付首付埋的雷是什么?离婚后抢房子?象征着他们的婚姻终究会分崩离析?”

  “见仁见智,观众认为是什么就是什么。”创作者表示,哈姆雷特千千万,她不限制观众的思维,“影片最后的结局就是婚礼成功的举行,新娘那一版是西式,会定格在她对神父说我愿意。新郎这版是夫妻对拜之时。”

  观众认为创作者有点‘狗’,“你打算怎么拍,走阴郁的画风用冷光?”

  “婚礼干嘛用冷光,浪漫的婚礼当然要是暖色调。”韩舒苒稍微有点苦恼,“所以我才说,这片子拍出来很需要观众有基础的鉴赏能力,看得懂的观众才能发现唯美婚礼下的阴郁诡谲,看不懂的只会把它当无聊的婚礼宣传片。故事的起伏太小,戏剧冲突有跟没有也差不多,整个片子的节凑都过于平,是你我才会喜欢的类型,普通观众欣赏不来。”

  剧本才翻几页就一直提着心的李在镕深吸一口烟,借着尼古丁的浓雾吐出一口浊气,再深呼吸,拿起剧本,见证一场爱情走向最浪漫的死亡。

  另一栋房子里的郑宇盛手上的烟都灭了四根了,接着又点燃了第五根,这本子他越看越郁闷,代入女主角后怎么看怎么郁闷。预备役新娘太悲催了,性格也太好,好到都有些软弱,明明很多事她都可以坚持自己喜欢的,偏偏碰上新郎她就只能迂回,迂回了半天结局也不如她所愿,她都忍了。

  演员对角色的代入感有点过强,明明都不是一个性别,郑宇盛对那个女主角莫名有种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怨怼。你说说你好好一个姑娘,家世不错、容貌不缺,名校毕业未来一片大好,怎么就想不开非得跟这么个男的在一起?他连结婚都没办法如你所愿举办一场你期待的婚礼,你们以后的日子还怎么过?

  单从新娘视角看剧本,这场婚礼太让人郁闷了。一直都是新娘在妥协,从办婚礼用什么形式到婚房还要她爸妈出一半的钱,乃至于宴请的宾客,婚礼酒席的伴手礼等等,新娘绝大部分时间都在妥协。

  男演员看剧本看得心头一阵无名火起,又不知道要冲谁发火,新娘符合世俗意义上一切对于女性的赞美,温良恭俭让。外人就算怒其不争,也没办法开口,因为那是她的婚礼啊,大好的日子,让人家争什么?吵什么?吵到婚礼举办不了?还是吵到不管肚子里的孩子?都不行!

  几度把剧本丢出去的郑宇盛每每在抽了两口烟后又不忿的把剧本拽回来,他想看看结局,说不定结局就反转了呢?说不定结局是新娘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