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17 章
�这和封几个小官不一样,这事儿闹不好要引起朝廷动荡的。我不可能答应你!”

  “咦?”李承乾不解,“不就是加一个科目吗,为什么会引起朝廷动荡?”

  这时候大家吃完饭了,在窗户边的塌上坐下,一人捧着一杯热茶(李承乾的是水),李世民轻轻抿了一口,这才慢条斯理地解释:“此事看似是国子监内部的事,实则牵一发而动全身,会令天下读书人不满。”

  文人治国。如果读书人怨气太大,朝廷也是会被反噬的。

  李承乾:“为什么他们会不满?”

  李世民没回答这个问题,而是反问:“你觉得呢?”

  李承乾托着下巴想了一会儿:“是不是因为迂腐的读书人太多了?”

  从物化生小学堂开课以来,李承乾就没少听到批判的声音,很多人认为物化生是旁门左道,不该引起这么大的关注,更不该在国子监这种神圣的学府教学。

  他知道还有很多人不满,只是没有发声罢了。可能如果物化生并入国子监,这些人就会坐不住?

  李世民点头欣慰道:“不错!还有别的原因吗?”

  李承乾又想了一会儿,摇头,他不知道了。

  李世民耐心解释:“国子监的学生都是为了当官做准备的,如今陈一娘几人刚借着功劳封了官,又把物化生并入国子监,读书人们就会想,日后学物化生的这些人是不是也要做官?”

  “是啊!”李承乾理所当然道,“他们有本事的话当然要做官,这有什么不对吗?”

  李世民:“没有不对,只是天下读书人都抱着学而优则仕的想法,但朝廷的职位就那么多,竞争已经很激烈了,如果再来一些人与他们争抢,你觉得他们会乐意吗?”

  李承乾:“……不会。但也不能为了他们,就不发展物化生了吧?”

  “不是不发展,只是还不到时候。等朝廷再稳定一点再说吧。”

  “好吧。”李承乾也只能答应了。

  说完他就跳下榻往外走。

  李世民:“你去哪?”

  “我要去找阿翁玩,已经和阿娘说过了。”

  长孙氏含笑点头:“是,他方才和妾说过,妾已经应下了。”

  李世民:“……现在已经很晚了。”

  “是啊,所以我今天晚上不回来了,陪阿翁一起住。”李承乾看看天色,拔腿就往外跑,“我来不及了,走了哈!”

  李世民:“……”

  李承乾赶在宵禁前最后一刻到了原秦王、现太上皇府邸,熟门熟路地进去,在湖边凉亭找到了李渊。

  “阿翁,你怎么又来凉亭了,太医不是说你不能着凉吗?”李承乾皱眉小眉毛一本正经,“你不可以不听

  ()  话的!”

  “阿翁这回可没有不听话。”李渊得意地指指凉亭四周,“都是装了玻璃的,下面还修了火龙,一点也不冷,你来试试就知道了。”

  江忠仁给李承乾打开门——是的,他们还装了玻璃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