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六章
sp; “自然。”林珩笑容温和,语气真挚,“寡人确爱公子大才,别无他意。”

  见公子路貌似心动,田齐心急想要开口,却被前者拦住。

  “大兄?”

  “阿齐,容我想一想。”

  消去最初的惊讶,公子路深思熟虑,认真思量入晋的可能。

  经历一场叛乱,蜀国百废待兴。

  信平君下狱问罪,不日将死在法场。颍州氏族和宗室被捉拿,一夕间朝堂清空,权力需要添补,正适合大刀阔斧进行改革。

  逢关键时期,内部不能再生隐患。蜀国需要敢为的君主,朝堂只能有一个声音。

  他离开蜀国,短期内或许不利,但就长远来看,绝对是利大于弊。

  他此时能辅佐田齐,做到全心全意,却不敢保证十年、二十年后仍能言行如一。

  人心思变,信平君早年也是良臣,如今又如何?

  “大兄,你果真要走?”看到公子路的神情变化,田齐不由得心生担忧,“你若不在,我独木难支。”

  “阿齐,正夫人曾与我言,待你归来,你我同掌朝堂军权。你知晓这意味着什么?”公子路直言不讳,目光锁定田齐。

  “大兄,我愿意。”田齐斩钉截铁,没有半分迟疑。

  “我不愿。”公子路的态度和他一样坚决,“我助你夺回权柄,不使国祚断绝,为的不是成为你的阻碍,更不想成为祸乱的根源。”

  “大兄……”

  “人会变,你会,我亦然。”

  田齐还想再劝,公子路却已下定决心。

  他抬头看向林珩,双手交叠,决然道,“蒙君侯不弃,仆愿入晋,为君侯效犬马之劳!”

  他主动离开颍州,为田齐除去最后障碍,也能避免再起风波,酿成兄弟反目。再者,蜀附庸于晋,他为晋侯重用,在晋崭露头角,同样于蜀国有利。

  公子路心意已决,言称愿为晋侯效命。

  看出他的决心,田齐不好再劝,只能端起酒盏闷闷地饮下一口。

  若非信平君叛乱,妄图篡权夺位,若非氏族和宗室得陇望蜀,不满足瓜分军权,对政权汲汲营营,蜀国不会有今日,大兄也不必离国。

  思及此,田齐恨得牙痒。

  眼底闪过一道冷光,他转头看向斗圩,沉声道:“都安排妥了?”

  “君上放心。”斗圩敛眸说道。

  听到斗圩的称呼,田齐不作声,仅点了点头,召婢女注满酒盏,仰头一饮而尽。

  蜀侯宫内灯火通明,大殿内觥筹交错,宴饮正酣。

  蜀侯宫外,杂沓的脚步声在城内响起,一道道火龙穿过大街小巷,从四面八方聚向城东。

  斗墙行在队伍前,左手高举火把,右手持一杆短矛。火光照亮前方道路,也照出座落在黑暗中的一座座大宅。

  迥异于往日的灯烛辉煌,今日的氏族坊格外冷清,院落漆黑,屋舍昏暗,不见丁点亮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