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 三十七章 得国之正
��是很正常?”

  “怎么?我就不是亲叔叔?”周王朱橚冷哼,“不照样被他当做杀鸡儆猴的那只鸡。”

  朱允炆欲言又止,心中又慌又怕。忍不住埋怨未来的自己为何要这么削藩,明明有柔和的方法不是吗?

  朱元璋今天被气得够呛,心里烦躁得很,“够了,抢中下册。”说着,目光落在朱棣身上,“老四,你余额应该不少吧?你来买。”

  自从推广天幕书中的种植方法后,个人贡献蹭蹭往上涨,他抄家灭族贡献又刷刷往下掉,这么明显的涨幅朱元璋哪能不知道个人贡献和功绩挂钩。

  怪不得朱棣的余额比其他儿子多些,原来是个篡权夺位的货。

  就算知道朱棣未来政绩不凡,朱元璋也不能接受朱棣以这样的方式上位。

  他吃了大半辈子的苦才打下的江山,就想安安稳稳的一代一代传下去。老四能力确实不错,可他前面还有老二老,他要是越过老二老立老四为太子,不合规矩,兄弟阋墙,是他最不想看到的。

  定下嫡长子嫡长孙继位也是不想看到他们为了皇位争得你死我活,可惜啊,他的标儿早逝。

  他不得不重新选继承人,原是想定下允炆,可如今是不成了。

  大秦

  秦始皇目光在中册和下册停顿了一下,“墨家那边还有多少余额?”

  李斯不假思索道:“墨家巨子还有七八十点余额,巨子的大弟子有……”

  “嗯,这套书买上册就好,”秦始皇满意地点点头,墨家肯定会买中下两册,他只要等墨家把东西做出来就好。

  汉武帝时期

  从天幕第一次提起海上丝绸之路起,刘彻就对航海激起了浓厚的兴趣,奈何大汉船业不行,不能满足他的需求。

  此时看到有后世的造船图纸以及现成的航海图,刘彻:还等什么,赶紧抢啊!

  刘彻果断抢了中下两册,速度快到大臣们想说大明距离大汉一千五百年,实在太遥远,就算拿到图纸大汉也未必能造出来都来不及。

  大臣们:罢了,反正陛下都买了,再提醒只会自己找骂。

  唐太宗时期

  李世民也将目光放到了中下两册。高产粮食,朕来了!

  看着购买成功的字样,李世民刚露出笑容,就看到天幕里的清清拿出一沓书籍。粗略一看,至少得有十来本。

  李世民笑容凝固在脸上,这回怎么这么多本?

  长孙无忌也被天幕的举动吓到了,这一个月不来,一来就来这么多书,吃不消啊。

  李世民盯着那叠书,心怦怦直跳,会是什么书呢,会不会是海外国家的地形图?亦或者是大明金银矿的分布图?

  他越想目光越亮,头也不转地吩咐贞观群臣:“待会按顺序买,每本就买一本,别多买。”

  ……

  【大明真的是一个充满传奇色彩又遗憾无比的朝代。我们都知道大明的缔造者朱元璋是历史上唯二白手起家的大一统皇帝,后世评价自古得国之正者无外乎刘朱。刘指的是汉高祖刘邦,朱则是明太祖朱元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