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470 章 番外十(3)
个长达半年的苦差事?

  现在可才是三四月里,薯蓣最快收获也得到八月之后啊!

  孙鲁班只觉自己眼前一黑。

  但她的脾性如何,早在她和乔桓的数次接触之中就被对方给摸了个清清楚楚。

  乔桓怎么会看不出,这家伙要强得很。

  上次,她能因为那句下次再分高下而选择那句“典韦打虎”的解释。

  这次,她也能因为自己已经答应了乔桓而做出恪守诺言之事。

  “母皇真是太厉害了,”乔桓用只有自己能听到的声音说道,“当年为了填饱并州子民肚腹的手段,居然在今日还能进行二次利用。”

  “也难怪只有她才能结束这汉末乱世,成为天下之主呢。”

  姜维听她嘀嘀咕咕,问道:“你在说什么?”

  乔桓一本正经回道:“我在说,我们实在是运气太好的一辈了。建安年间的数年灾荒未曾波及到我们身上,再往前的光熹、中平年间的蝗灾也早已过去,不必经历当年将救命之望都寄托在薯蓣上的可怕境遇,也难怪书院要我们时刻牢记忆苦思甜。”

  这种忆苦思甜的培训也并不只在这个课外种植薯蓣之事上。

  孙鲁班毫不认输地在课余打理完了田垄间的杂草,本想去寻乔桓展示一二,却见对方并不在那片本该由她负责的田地中,就连一度被孙鲁班误认为是乔桓打手的司马昭也不在。

  “……这又是什么情况?”

  她寻人去打听了一番才知道,蔡邕这家伙讲课以诗经之中的无衣为代表讲到了战歌,又由战歌讲到了边塞诗。

  那这其中便不得不提汉武帝所作的《天马歌》,和汉时《铙歌十八曲》之中的《战城南》。

  前者还算好理解,便是汉武帝当年从那西域之地得到了一批汗血宝马,完成了外邦征服,自然在诗歌中透露出一番自豪的情绪。

  但后者……却远不是乔桓这个年纪的人所能理解的东西。

  她们至多是在诵读到“水声激激,蒲苇冥冥。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鸣。”的时候,直觉这并不是一场酣畅淋漓的打斗,而是一种战事悲烈。

  可乔桓再怎么聪明,在她出生便已天下太平的情况下,她从来就没有机会真正见到交战的场面。

  而有这种情况的也并不只有她一个。

  蔡邕这人喜欢较真也不是一天两天了,也对于自己这个学年从头开讲的课程抱有很大期待,甚至希冀于将其在自己死后流传下来,变成乐平书院有人接管过去的课程,便干脆做出了一个决定。

  他要带着这群上这门课程的弟子往塞外去走一趟。

  只有亲自领略了关外风物(),才能真正明白边塞诗中的壮烈。

  所以现在蔡邕带着这群学生抵达雁门关?()_[((),然后出关旅游去了。

  “……”孙鲁班沉默了好半晌才问道:“之前到底是谁说蔡伯喈这个课很没意思,又不点名,轻松过头,迟早养出一帮闲人的?”

  现在这帮闲人倒是在有专人确保他们的薯蓣田地正常生长的情况下,全跑去塞外游历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