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6. 第十四朵雪花(四十) 好风凭借力。……
�”

  小满二话不说捏开新知州的嘴,把那一瓶黑色药丸全都灌了进去。

  然后这对主仆便被齐齐下了大狱,之后发生了什么没人知道,总之当新知州再被放出来时,他已不敢再用那种轻蔑的眼神去看于宝珍了。

  菏州这边依旧每隔半个月便向朝廷哭穷要银子要粮食,由于用的是新知州的笔迹,还盖了官戳,朝廷根本不知道菏州早已变天,连亲王们都信以为真,东王还写了封信斥责了了糊涂,到了嘴边的肥肉竟然也能拱手让人!

  这还是东王首次在书信中以如此严厉且属于上位者的口吻对了了说话,显然他认为这些年不停给他输送真金白银的了了是站在他这边的。既然如此,主子喝斥奴才,有什么不对?

  了了却从这封信的异样口气中看出了某种征兆。

  果然,一个月后,四位亲王齐齐发了战书,言明今上听信谗言,建登仙台劳民伤财,又有妖道祸乱朝纲,为守住大晟百年基业,身为亲王的他们不得已而出兵,只求皇帝拆除登仙台,并处死那群妖道!

  这简直是朝皇帝心窝子上戳呢,他这一生毫无建树,老来好不容易想建一座登仙台,但他装聋作哑这么多年,大晟朝这棵巨树内早已被贪官污吏豪强贵族蛀空,越是年老,皇帝越是心焦,他迫切想要证明自己是有意义的,想要留下属于自己的痕迹。

  因此他掏空国库大肆修建皇陵,又搜刮民脂民膏提高赋税建造登仙台,最后更是听信起长生不老的谣言,召了一批僧道入宫,一天到晚写青词拜天尊,时不时还要吞几颗仙丹。

  哪怕老皇帝还没死,吃了那么多铅汞水银,恐怕脑子也出了问题。

  四位亲王同时发难,世人议论纷纷,老皇帝可舍不得已经建了一半的登仙台及能让他飞升成仙的僧道……他真是被忽悠瘸了,亲王们反叛,他不思挑选良将带兵平叛,竟封了一位据说德高望重的僧人做国师,说对方日夜诵经,佛祖会惩罚不忠之人。

  四王联手虽颇为麻烦,但并非坚不可摧,主要他们的封地位置过于偏僻,且位于大晟的四个角落,连日常联系都十分麻烦,想要联手谈何容易?只消派遣军队分别破之,皇帝便可高枕无忧,但前提是,大晟朝的军队没有问题。

  将士们能吃饱饭,穿上暖和的袄子,有足够的粮饷。

  朝廷发的粮饷到了军中只剩十之二三,里头还不乏以次充好之物,这种情况下,跟马肥兵壮的亲王们对上,毫无招架之力,因此节节败退。

  皇帝大怒,认定是领兵的将军不称职,便下令砍了对方的脑袋,改而换了个酒囊饭袋的文官代替,这下可好,本来便打不过,如今更打不过了。

  了了对朝中状况十分了解,虽说佞臣横行,却也不乏有才能的良将,结果皇帝的用人水平异常惊人,直接导致朝廷大败,四王愈发势如破竹。

  就在这个时候,民间忽地产生一个谣言,说大晟气数已尽,神佛弃之,真龙明主当由天生。

  这话传到亲王们耳朵里,可把他们气个够呛,什么大晟气数已尽,神佛弃之,这种把戏他们早玩过了,气数已尽的不是大晟,是老皇帝,等他登基,大晟自能再延绵百年!

  这种自信从哪儿来的没人知道,总之四王如同发疯一般,生怕另外三人比自己先一步抵达京城,到时皇位叫人截了胡,因此卯足劲儿往京城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