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 第 128 章 大势所趋
�语中找到一个释疑能够和姚芹对应的上。

  “姚扒皮”的外号可是名不虚传,大家很难想象姚芹会不计较。

  看到众人怀疑的眼神,工作人员已经开始替姚芹叫屈了:“你们都想到哪里去了,姚少爷确实是个大仁大义之人,他不仅不在意人家学会自己独有的记账方法,还打算开班教大家怎么记账呢!”

  “他要主动教人怎么做这种账本?!”众人皆惊。

  “对啊!”工作人员点头:“所以你们实在是言过其实了。”

  这里的人都是一些出了名的学者,大家统一的特质就是聪明,听到工作人员的话,所有人都发现了不对劲。

  大家开始正大光明地讲起了小话:“总感觉他要干点大动作。”

  “也不知道这次倒霉的是谁?”

  “赵辅季,你学生的哥哥这样子,一脉相承,你学生也是这样?”

  突然被cue的赵辅季:“如果姚芝是这样,我根本不可能收徒好不好?再说了,你们也接触过姚家其他人,明显是姚芹个人的问题。”所以不要给我拉仇恨啊你们这群人!

  有人的脑回路和姚芹已经对上了:“你们说,她是不是打算借这个机会,了解其他商家的经营情况?”

  “人家又不是傻的,肯定是给一些不重要的账本,然后学了方法之后再让自己人整理啊!”

  众人讨论来讨论去,也没有发现姚芹的诡计究竟是什么。

  “有没有可能,她就是单纯看不得我们闲着,所以给我们找点活干?”有人提问道。

  此时终于有人发现了问题所在:“等等,你们看北疆军报这一期,有人提议要进行税制改革,优化北疆税收构成!这个作者之一就是姚芹!”

  北疆军报是姚芹根据现在的邸报和未来的日报苏出来的成品,每旬(每十天)印刷一次,主要发行地就是云家军和北疆周边的城池,里面的内容包括北疆发生的大事、朝廷关于北疆的政策、新城商品价格,以及一些建言献策板块和娱乐版块。

  作为文化人,赵辅季等人来到北疆之后,自然是订购了北疆军报,也因此发现了问题所在。

  听到这句话,聪明人立马就反应过来:“她要动税?!”

  “肯定是!她都写出来了,肯定思考过要怎么动!”

  这人猜的确实没错,姚芹也确实是做了税收制度改革的先期准备——普及借贷记账法和清剿以往的偷税漏税。

  很多人都觉得,古代的税制是不能更改的,其实也不是这样。

  在很多朝代,因为版图较大,中央难以形成对于地方的管控,所以使用的征税方式是包税制。

  什么叫做包税制?就是这一块承包给你了,我们每年要收多少税是固定的,税种也基本固定,能收多少上来就看你的,收多了你有的赚,收少了你给我自己垫钱!

  在包税制的作用下,地方甚至会进行层层发包,经手的人绝对比现代层层发包的建筑行业承包商还要多。

  很多包税制分包到最后,就是由本地的族长或者乡老进行统筹收税,这也是为什么古代宗族力量强大的原因,人家真的有实权啊!

&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