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3 章 念奴娇10
  皇宫。

  赵祯惊了一下,随即大喜:“苏轼竟有此等才学!()”

  ≈ldo;,,,?()_[(()”

  “遵旨!”侍臣领命而去。

  赵祯复又将目光投向水镜,希望这一次,他也能为子孙觅得良相。

  【可是天意总是难测,朝为庙堂客,夕为阶下囚。苏轼在狱中受到了极大的惊吓,阴暗潮湿的环境最亦滋生忧郁,而未知的恐惧更是消磨心智。

  更重要的是,如同白居易谪居浔阳,闻得京中同年一一出事一样,这场以他开始的乌台诗案,最后竟然株连了二十多人!苏轼心中非常慌乱,他想,可能自己也难逃一死吧!

  据说在狱中,儿子苏迈一直给他送饭,苏轼曾和儿子约定,一旦他被定了死罪,就在饭菜里加一条鱼作提醒。

  一日,苏迈因盘缠用尽跑去筹钱,委托友人替他送饭,却忘了和友人说明这一约定,结果友人想着给苏轼改善伙食,就送了一条鱼过去。我们无法想象苏轼看到那条鱼是何种心情,大概和荀彧看到空食盒有点类似吧!】

  二国。

  万万没想到自己还能被cue到的荀彧愣了一下:“空食盒是何意?”

  另一边,曹操联系上下文,当场脸就拉了下来:“何人敢动荀令君?!”

  曹植为荀彧悲伤之余,看着满脸写着主位上不爽的曹操默默闭上了嘴。就眼下的形势来看,能动荀令君的似乎只有父亲您一人吧!

  西晋。

  陈寿吹胡子瞪眼:“什么空食盒?这又是在哪里看的稗家野史书!”

  北宋。

  苏轼道:“《后汉书》载,荀令君因病留寿春,曹操送他吃食,荀彧打开,发现盒中空无一物,始悟操之意,遂饮药而死。令君见空食盒,想必是如遭雷击,讷讷不能言罢!”

  苏辙紧紧盯着他:“这种时候了,兄长还有心思想荀令君的反应。”

  苏轼一笑:“这种时候,哪种时候?我现在不是还好好的吗?”

  苏辙一愣,看到兄长眼中的笑意,这才反应过来水镜中所讲俱是后来事。他稍稍安心了几分,眉头却还是皱着:“这么关键的事,怎么能忘了嘱咐呢?”

  只要一想到兄长在狱中看到那盘鱼的样子,苏辙就难受得不得了。

  苏轼看着弟弟一脸认真的样子忍笑:“天下哪有这么巧的事,楚姑娘也道是‘据说’,说不定出自稗官野史小说家言呢,子由你又何必当真。”

  他这么说着,到底也是感动于弟弟的情谊,不忍他为此忧心。

  【苏轼自期必死,他想到了自己的家人,想到和自己一同踏入仕

  ()  途的弟弟,不禁悲从中来,写下了《狱中寄子由二首》。

  一首说,是处青山可埋骨,他年夜雨独伤神。与君世世为兄弟,更结来生未了因。他们兄弟二人曾约定对床夜雨,可自己一朝身死,只能让弟弟对着夜雨疏窗,独自伤神了。他唯有寄希望于来世。

  另一首说,百岁神游定何处,桐乡知葬浙江西。他让弟弟把他葬在西湖上,这就是明明白白的交代后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