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第 26 章
��年懵了一瞬,然后田婶子用掂猪仔的手法,顺手掂了掂年崽,跟方锦绣夸赞:“我就说年宝看着长了点儿肉,你养得真好。”

  方锦绣唇角一翘,露出养崽人胜利的笑容,矜持道:“还是有点儿偏瘦,正是长身体的时候,家里条件不行,我们年宝上次去县医院检查,营养不良呢。”

  “那是得补补。”田婶子认同道,顺手把景年放下来。

  秋云婶子看着两眼透着茫然的小团子,怜惜地说:“难怪你换那么多鸡蛋,今天大集上肯定有卖蛋的,说不定还有卖野鸡的,买回来炖……”

  说到这里,她突然卡住了,想起来方锦绣手上也没什么钱,众所周知的十块,置办家里那些东西,买鸡蛋,零零碎碎得花出去好几块了,剩下的钱还得过日子,眼瞅着冬天来了……

  想到这些,秋云婶子就替姐弟俩愁得慌,就盼着那个城里亲戚,真能给寄点儿有用的东西,贴补贴补。

  方石头和万忠已经用草绳捆好了那些竹筐竹篓,方文在景年家门口探头探脑,田婶子看见儿子,催促道:“快走了,还得去县里,有啥话路上说。”

  方锦绣把背篓背好,她背篓里藏了之前准备给李小圆的那三百颗糖,用牛皮纸包得严严实实放在最下面,加上今天能收到的两包,能凑齐李小圆需要的数量,还能余一百多颗。

  上面意思意思放了一点儿吃食,今天赶大集不一定能赶在中午前回来,很多人都带了干粮准备路上吃。

  方锦绣带的是两个煮鸡蛋两个煮红薯,她家明面上,也没有别的什么拿得出手的吃食了。

  景年刚被田婶子放下来,姐姐又来抱他,景年晃悠着小短腿,急道:“姐姐,我寄几走!”

  因为太着急,话都说不清了。

  “走啥啊,你这小短腿,哪儿跟得上。”田婶子招呼儿子:“文子,把你爸那筐里的东西收你背篓去。”

  方石头挑了两个筐,筐里是田婶子家种的菜,别看村里不怎么缺菜吃,各家都有菜地,公社还有县里的人,每个月只能守着副食店看供应什么,听说有大集,有时间的都会来凑热闹。

  蔬菜好卖是好卖,就是卖不上价,萝卜白菜之类的,一两分钱一斤,这么两筐菜,估摸能卖个块把钱就不错了。

  田婶子家这两个筐还没装满,虽然都有菜地,但菜地就那么大一块儿,农村大都是大家庭,一家七八上十口人很正常,人多了什么消耗都大,地里菜也吃得快。

  田婶子家能匀出这么多拿出来卖就不错了,还是因为她家人口没那么多,余下来一些。

  方文听见他妈的话,放下自己背上的背篓,去拿他爸筐里的菜。

  秋云婶子一下子明白了,说:“我家有一条红妮儿的小褥子,我去拿来。”

  方锦绣也明白了,不好意思道:“文子还小……”

  “他小啥,你看他那个头。”田婶子吐槽亲儿子一点儿不留情面:“光长个子不长脑子,他妹妹考第三,他考倒数第三,气死我了。”

  方文憨厚地笑了笑,他像爸爸,他爸方石头是村里有数的大个儿,都快有一米九了,他才十岁,只比他妈矮半个头,看着像个十五六的少年。”

  方石头把另一个筐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