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6. 进退难 祝灥的心思
打仗不是光打就行,人事调动、粮草筹集与运输、调动民夫、将领安排……一桩桩一件件,足以把没经验的人逼疯。

  她和谢玄英算是有经验的了,饶是如此,也有大量繁琐的事要做。

  “希望冬天前能打完。”谢玄英也有他的忧虑,“昌平侯年事已高,若有什么万一,临阵换将可是大忌。”

  程丹若道:“他们家是上阵父子兵,多半老子在后头,应该无碍。”

  主帅是昌平侯,可不代表就是老爷子一个人去,冯大、冯四都会跟着。

  谢玄英想想也是,便不在提了。

  七月末,军队整顿完毕,正式出征。

  朝廷以为,对付日本小国不必太兴师动众,没搞什么仪式,选个黄道吉日就正式出发。

  程丹若暂时空闲下来,短暂地休了个病假。

  不严重,纯粹是累病的。

  先是祝灥大婚,再是她为卸任做的种种筹备,又碰上战事,一连忙了许久,实在坚持不住,扁桃体发炎,随后头疼恶寒,发了两天烧。

  毕竟不是二十几岁的时候了,程丹若没有逞强,回家休养了两日。

  没人想到,就前后小半个月的功夫,就出了大问题。

  -

  八月初,程丹若病倒,祝灥一边叫人送了药材,令她好生休养,一边暗喜,准备干一件大事。

  可惜,令很多人失望了,他不是打算借此机会亲政。

  虽然很多人在祝灥耳畔提过这事,但祝灥有自己的想法。

  他想亲政吗?

  想的,他这皇帝还不是真正的皇帝,太多事不能干了,凡事都要问过老娘,老娘同意了还有个难搞的姨妈。

  叛逆期的青少年最讨厌的就是被管束。

  能让姨母再也管不了自己,祝灥做梦都会笑醒。

  然而,祝灥愿意归愿意,却不想自己干。

  大臣们算盘打得飞起,希望小皇帝先开口,自个儿摇旗呐喊把人嘘下台,不费一兵一卒,祝灥也是这么想的。

  最好大臣们干了,尤其是杨首辅,和姨母斗得两败俱伤,他就能渔翁得利,和姨母说,这也不是我乐意的,大臣们非要我这么干,然后开开心心送她走。

  让他和程丹若开口,暗示她可以滚蛋下台,祝灥打死都不干。

  他这辈子怕的人不多,老娘排第三,主要怕她哭,老杨排第二,主要怕他训,姨妈排第一,毕竟这辈子唯一挨过的揍,就是她动的手。

  双方就这么没有默契地僵持住了。

  张文华隐藏幕后,出谋划策,不断游说皇帝奋起反抗。祝灥表面应承,心里也很着急,观望大臣何时动手。

  结果两边都没动静。

  祝灥十分失望。

  可现在叫他当做什么也没发生,委实太难了些。

  他已然见识到了有无权力的区别。

  他赞同打仗,朝臣们就嘴上夸夸,背地里压根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