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79. 两件事 曹次辅下岗,齐王出宫……
�听他胸腔震颤,面皮通红,唯恐老人家一口气上不来,忙扶他坐下:“父亲息怒。”

  程丹若道:“您想想云南的百姓,再生气不迟。”

  她赞同士大夫的默契,政斗不伤性命,下岗回老家就行。但这不代表曹次辅在隐瞒战事之后,还能荣誉归乡。

  “是让人以为您病重,天子怜悯才即刻允准,还是让人揣测,您延误战情才被革职,您自己选。”她放下手中的人参盒,“如果是我,肯定好好养病,曹四爷前途正好,丁忧了多麻烦,外子记着他们少年情分,我可不一定。”

  “你……”曹次辅胸膛起伏,手指颤抖。

  程丹若欠欠身:“告辞。”

  她朝曹四爷点点头,转身离去。

  曹四爷立马就给老爹跪下:“爹,稍安勿躁,咱们从长计议。”

  曹次辅看向儿子,半晌,颓然阖眼。

  无论是否情愿,他的仕途都已经到达终点,再多的不甘心,为了家族和子孙的前程,也只能忍下。

  再怎么样,入阁已是辉煌至极,他也算对得起列祖列宗。

  不是谁都能走到终点,像他这样的人,才是大多数。

  -

  曹次辅病退没几日,谢玄英升任兵部尚书。

  他调动西南兵马,支援云南与缅军作战。

  程丹若手书急信一封,递到贵州给金爱父女,让他们调解生民药行,尽量为前线部队做好后勤,多招收医学基础的人入伍。

  并表示,如果有表现出众的军医,可授予低阶军衔,千户百户不行,小旗、总旗还是可以的,正好编出一支医疗兵。

  兵马调动,亦不能缺监军,惯例由太监担任。

  程丹若在从前的学生里扒拉扒拉,挑出个功课好,做事也勤恳的学生,让他去云南为监军。

  临行前,千叮咛,万嘱咐:“我离开贵州已久,不知西南如何,你多看少说,将那边的情形告知我,不要为非作歹,也不要替人隐瞒,明白吗?”

  学生叫福山,闽南人,熟悉南方的气候和环境,闻言连连点头:“夫人放心,奴婢一定仔细留神。”

  程丹若叹气。

  她现在理解皇帝为什么喜欢派太监了。

  山高水远,鬼知道下头的人还是不是忠心,有没有好好干活,只能派人监督。但有效吗?多半没有。

  太监到了地方,多半与当地官僚勾结,收受贿赂,欺上瞒下。

  她也不信任福山。

  思前想后,又记起一个人。

  御史里有一个叫石岩的家伙,脾气很臭,经常上疏骂她。

  这种人可能是沽名钓誉,博取眼球,也可能是真的刚直不阿。她叫人打听过此人的履历,依稀是后者。

  遂晚上回家,和谢玄英说:“把石岩派去云南纪功过。”

  这岗位就是从前鲁敬天的活,纪律委员,专门记录军功,以免杀良冒功,顶替冒名之类的问题。

 &em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