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中秋节过后没多久,全村的人家都开始闲下来,养养地,过阵子种冬小麦。汤旭也在计划着是不是搞个暖棚试试,咋也没想到,十月中旬,下雪了。

  他前一天晚上还跟卫东念叨,说是家里的萝卜地应该差不多能起了,萝卜要被霜打一次才甜。一问才知道,再过几天就到霜降了。

  “是不是山路要封了?”汤旭转头问身后的男人,卫东此时正一针一针缝渔网,他做的这个渔网是那种很大的,不是汤旭平时给汤阳做那种小的。

  “嗯,过阵子雪下的大了,野兽都不太出来,而且路不好走有危险,立冬后我基本不太往深汕去,小幽山都很少上。&34;卫东专注手上的活,缝针的动作不算太熟练,但是能看出来他会做。

  汤旭哦了声,去柴房看了眼,里边整齐摆放着粗粗细细不一的劈柴,还有很多树枝和苞米瓤子,稻草麦秆也不少,都一捆捆扎好放在角落摞得很高。

  站在柴房门口大概估算了一下冬天家里要用多少柴火后,汤旭又转身去找卫东,&34;木柴不够,是不是要买炭?&34;

  &34;少买些就够了,家里苞米瓤子够烧,&34;卫东抽空抬头看他,问道: “你冬天怕冷不?”汤旭点头, “谁不怕冷,要不是怕饿死,我宁可天天窝在炕上不下地。”卫东眼睛噌就亮了,好似发现猎物的野兽。汤旭头皮一麻,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

  “你做渔网干啥,要网鱼?”他生硬的转移话题,眼睛盯在被卫东拿在手中的那一部分粗麻绳上,绝不乱看。

  卫东哪会不知道他的想法,轻笑声回道: “想着冬天上不成山,就去下河捞鱼,后村不少人冬天都去捞鱼,不过有人运气不好,捞不到鱼还掉河里了。&34;

  汤旭想了想那边河滩上的情况,觉得等河水冻上以后去捞鱼好像也不是不行, “那我帮你缝。”用麻绳缝渔网特别费手,如果没注意下针的方向很容易把手指头戳出血。

  汤旭以前都是编网,缝网还是第一次。

  &34;不用,马上完事了,你别扎着手。&34;卫东说话的时候也在动手,汤旭看了一会儿发现说是缝,其实更像勾。

  织毛衣他会,勾毛衣同样很在行,他高中有阵子还勾手工娃娃卖钱来着。想到织毛衣就想到后院那两只长毛野山羊,他有点儿手痒痒想剃羊毛搓毛线了。

  /不过雪季马上到来,记忆中冬天很冷,要是现在给山羊剃了毛,恐怕它俩就得在大雪降下后冻死。

  不仅不能给它们剃毛,还得多攒些干草给它们留着过冬。

  “咱俩这两天把后院半山坡上的草都割了吧,还得上元宝山割一些留着给家里骡子和羊过冬吃,还有猪,你明儿多去买些豆渣饼,天冷了放外边也不坏。&34;

  卫东嗯了声,展开手中快缝完的渔网看了看,有些地方孔洞缝的大小不均匀,他还会再补几针。&34;得开始存冬菜了。”汤旭看着院子里的萝卜白菜,咽了下口水, &34;土豆地瓜多拉回来几车,还有干苞米棒子,拿回来我编上挂廊檐下边,还能当个景儿赏。&34;

  他又看了眼旁边菜地里的红色小辣椒,这个也能串起来晾了,再多留些这种。一边脑子里盘算着把哪些菜留种,一边将旁边散乱的麻绳捋顺缠团,汤旭双眼有些失神。

  卫东把渔网缝完,一抬头看到从东厢房出来的老秀才,这老秀才已经五十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