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 人命官司 -----晋·江文学城独家……
��。

  一听这话,高同知和贺通判就明白了知府大人的用意,这是想看看有没有谋财害命的可能。

  想到这里,高同知与贺通判开始后背冒汗。说实话,他俩还真没往这方面想过。因为就现有的情况和证据,足以说明这就是一桩通奸的案子。

  而这会儿两人,突然觉得自己办案不够严谨了,毕竟哪怕案子再定性,该有的排除还是必须得做的。

  林远秋没说话,他觉得,有些时候一个眼神就够了。

  要说为官的时间,这两人都比他长,可做起事来却这般马虎。要知道这可是事关人命的案子,岂能有一丁点的想当然。

  看到知府大人沉着的脸,高同知和贺通判没敢吱声。

  好在没多会儿,户房主簿,以及几名书吏就很快拿着册子过来汇报了。

  张主簿躬身,“大人,方才下官查了那杨佑的家产,除城西一座三进的宅子和兴源街店铺三间,另有水田六十亩,旱地一百亩,分别在高坪村和马寺口村。”

  一听竟有这么多家产,高同知和贺通判就是一愣。

  杨佑只身一人,所以,若无意外,那么过不了多久,这些家产可就归杨地主所有了。

  这样一想,原本已认定这是一桩通奸案的两人,心中已不确定了起来。毕竟财帛动人心,这年头为财铤而走险的人实在太多,难保杨地主不会有这样的念头。

  “走,现在随我去义庄!”

  林远秋并未多言,径直走出衙门。高、贺两人忙紧随其后,一起的,还有仵作和几个衙差。

  车夫驾着马车早在府衙门口候着了,等众人上了车,马车很快往城郊义庄而去。

  ······

  义庄离府城不远,在一座叫方崖山的山坡边上。

  说是义庄,其实就是一个泥土垒成的大院子,以及院子里的几间茅草房。除了这儿,周边并没有别的人家。

  守义庄的老头姓胡,六十来岁,是个一人吃饱,全家不饿的主。老胡头胆子大,不然也不敢一个人守着这么一块只听得到野狗和老鸦叫的地方。

  自昨日林远秋吩咐下去后,义庄里就有人在守着了。

  几个衙差也不明白,怎么突然要让他们守在这儿了。心里猜测着案子是不是有了变动,可等他们看到躺在屋里不着寸缕的尸身时,又觉得还能有啥变动,孤男寡女不穿衣服的待在屋里,不是有奸情还能是啥。

  好在这会儿不是大热的天,否则臭气熏天的,他们肯定待不住。

  难得有活人在义庄里过夜,老胡头反而有些不适应,所以待在屋里搓着细麻绳,没怎么出来。

  这会儿听到院外头有马车声响,老胡头以为又有哪里的尸首送过来了,忙出屋去开门。

  等他打开院门,却瞧见有两辆马车停在门口,很快老胡头就看到从前头的马车上下来一个身穿官服的年轻官员。

  不用多猜,单看这四品的官袍,老胡头便知道这就是知府大人了,他忙曲膝跪地,“小的见过大人!”

  态度极为恭敬。

  高同知几人,